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华基金:分级基金的发展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2日 01:5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合作与产品开发部

  引言:“蚁族”的投资哲学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高歌猛进,“蚁族”、“蜗居”这些楼市流行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与此同时,“蚁族”们通过贷款按揭购房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置业方式。在按揭购房这一行为中,实质蕴含着一大精妙的投资哲学——杠杆投资。而在我们日常的投资理财中,也存在应用“杠杆”投资哲学的理财产品,并在近年来获得较大发展。

  简单来说,金融投资中的“杠杆”指的是投资者通过借贷或者保证金交易来扩大投资价值从而增加投资收益的投资方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市场可通过融资、结构分级以及衍生品等多种途径提供杠杆的情况相比较,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杠杆投资工具仍然较为有限。在上述背景下,自2007年以来,通过结构分级来实现杠杆投资的各种分级基金应运而生,并逐渐获得广大投资者的认可。

  一、 海外杠杆型基金的发展

  海外杠杆型基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发展历史较长、运作方式不同等因素,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并以美国和英国的杠杆型封闭式基金最具代表性。截至2009年12月15日,根据美国封闭式基金协会CEFA的统计,在美国668支封闭式基金中,共有存续了一年以上的杠杆基金469只,这些杠杆封闭式基金主要的杠杆获取方式是发行优先股和债券。

  美国封闭式基金获取杠杆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基金持有人风险收益偏好差异的角度对基金份额进行分级,改变收益分配方式,相当于高风险偏好持有人从低风险偏好持有人处融资以获得更高收益;二是通过发行债券或者优先股进行融资从而提高杠杆;三是通过投资金融衍生品提高杠杆。相比之下,英国的封闭式基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分割资本投资信托。分割资本投资信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不同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力发行不同类别的基金份额。

  二、 国内分级基金的发展

  自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于2007年7月推出国内第一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至今,国内目前已经成立运作的共有四只分级基金,而前三只分级基金可以代表国内分级基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国内分级基金的发展历程
国内分级基金的发展历程

  作为国内第一代分级基金的瑞福分级基金采用“分开募集、统一运作”的模式,两级份额配比为1:1,仅高风险级别的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低风险级别份额不上市交易,在合同生效后每满一年时开放一次,接受投资者的集中申购与赎回,但由于高风险级别份额不可申赎,不存在份额配对转换机制,容易造成基金大幅折价或溢价。两年之后发行的第二代分级基金——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采用封闭运作三年后转为普通LOF基金的运作方式,投资者认购的份额在募集期结束后按4:6的比例自动分离为A、B两类,且分别以不同代码单独上市交易,高风险级别基金份额所能获得最高初始杠杆为1.67倍,但该基金封闭期内不进行收益分配,只在封闭期末对所有份额进行份额折算。时隔仅五月之后,第三代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的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面世,该基金的运作方式由之前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投资方式也由主动投资演化为被动投资, 该基金A、B两类份额在不同净值区间的初始杠杆倍数不同,在基金存在正收益时初始杠杆倍数最高达1.6倍,并可通过每运作周年末的份额折算实现当年收益。

  即将发行的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也属于第三代分级基金,该基金不仅有别于前两代分级基金,与其它第三代分级基金也具有明显区别。首先,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针对不同风险收益预期的目标客户分为低风险、稳定收益的A级份额和高风险、高预期收益的B级份额,每年初通过份额折算,对低风险A级份额进行“每年定期收益兑付”,使投资者能够及时、低成本地实现收益;其次,高风险B级份额的初始杠杆接近2倍,并且该基金通过上拆等特殊机制对2倍高杠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最后,该基金通过“投资方式被动”实现“投资者主动”。该基金所跟踪的深证100指数历史业绩优良,而基金完全复制的指数化投资方式更便于投资者把握,有利于偏好杠杆收益的投资者通过B级份额实现杠杆收益。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国内分级基金正逐步向多元化和纵深化发展,而即将发行的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具有清晰的目标客户定位和鲜明的产品特点,我们随后连载的系列专栏将通过对目前国内分级基金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为投资者判断如何选择分级基金进行投资提供一套客观的标准和系统的方法,并将详细介绍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的相关内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