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得陇望蜀 图谋MBO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 14:19  瞭望东方周刊

  早在2006年,有些基金经理的年收入就已高达500万元,有些基金公司老总的年收入高达1000万元。到2007年至2009年,年收人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基金公司高管、投资总监或明星基金经理已经比较普遍遍,普通基金经理的年收入大多数在百万元以上。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朱江报道

  近几年来,因收入分配机制不够合理,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如何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成为上至总理,下至平民百姓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然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感到“不差钱’的似乎还比较少。基金业关于“尽快开展基金公司股权激励试点”的政策建议,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3月2日,中国基金业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提交提案,建议就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尽快调研和论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基金公司为何人才流失

  谢卫说,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金公司人才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高级管理人员、优秀投研人员和其他核心业务人员流动频繁。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服务于更广大的投资者,这已经成为基金行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作为知识和人才密集型行业,目前国内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并未体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按这一逻辑,基金业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不但要给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们高额工资和巨额年终奖金,而且要给他一定的基金公司股权。

  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们是真的激励不足吗?早在2()06年,有些明星基金经理的年收入就已高达500万元,有些基金公司老总的年收人高达1000万元。到2007年至2009年,年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基金公司高管、投资总监或明星基金经理已经比较普遍,普通基金经理的年收入大多数在百万元以上。

  国内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老总对笔者说,他的工作强度和付出并不见得比纺织工人大很多,之所以跻身高收入阶层,是因为基金业属于特许行业,垄断竞争,所以劳动报酬也比较高。

  那么,为什么很多明星基金经理会离开公募,转行去做私募呢?与谢卫的分析正好相反,恰恰是因为公募基金业待遇丰厚,早已解决了他们一辈子甚至是几辈子的生活所需要的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在公募基金打工的吸引力下降,他们已具备创办自己私募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风险要大得多,但回报也要高得多,加之私募基金业在中国的发展严重滞后,发展空间巨大,这对明星基金经理们的吸引力自然很强,值得一博。

  明星基金经理向私募基金流动,其实是公募基金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

  谁来为普通投资者代言

  国内另一家基金公司的老总向笔者表示,他自1998年就进入基金业,就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过系统研究。他认为,股权激励就是所谓的“金手铐”,对于这个工具不宜夸大其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管理文化、岗位职责、绩效评估等多个因素,股权激励只是其中一项而已。“职员最在乎的是相对公平性,离职动机往往是寻求愉快的工作环境。基金公司给员工股权,就能保证股权分配的公平吗?”

  基金公司应该在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问题后,再来考虑股权激励问题。

  代表基金业约7000名从业人员中部分高管们的意见,就股权激励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这是谢卫作为政协委员的神圣权利,无可厚非。不过,对于约1亿户基金持有人来说,谁能代表他们提出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建议呢?

  自1998年以来,很多股票型基金给投资者的总回报处于微利状态,有的甚至出现巨额亏损,能在整体上给予投资者较高回报率的股票基金所占比例并不大。

  公募基金业如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在用人机制方面减少由政府部门或股东直接委派所带来的裙带关系,在新产品审批方面减少设租和寻租行为,在投研方面减少猖獗的“老鼠仓”,这些都是迫在眉睫、远比股权激励要重要得多的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