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 哲
本报讯 借助分级产品、指数基金等交易所基金发行,基金公司欲借券商渠道,打破目前基金发行市场银行“一家独大”的格局。
记者获悉,银河、国泰君安、国信、光大、齐鲁、海通等券商在此前发行的多只分级产品中表现要好于银行。由于场外认购的基金份额只有在办理跨系统转托管业务后,才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这使得券商销售分级基金等交易所基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国投瑞和300指数基金成立公告显示,场外认购户数为4654户,场内认购户数为14587户,场内销售是绝对主力。
这让不少基金公司,尤其是有券商背景的基金公司,将目光瞄向券商渠道,而交易所基金成为了“敲门砖”。业内人士分析,分级基金、ETF、LOF都将成为这些有券商背景的基金公司未来产品的主要方向。
将股民转为基民,不仅基金公司找到了突围银行垄断发行市场的新路径,这对券商也大有益处,属于双赢。业内人士认为,以前基金公司每一到销售困局时就“扫”一圈券商,大笔的认购资金就来了,虽然这有可能挖掉券商一部分利益。但对于场内交易的基金来说,就算股民转成了基民,券商的既得利益还是增加的。因为除了申购、赎回费率都归券商外,基金进行场内交易,券商还能够获得佣金,并且佣金水平一般高于股票交易的佣金,而且基金公司还会视情况允诺券商交易分仓量以及日常关系维护佣金等。“所以,券商对这块业务是非常感兴趣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银河基金胡立峰认为,不久将实施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也将大大推动交易所基金的大规模增长,而大量的传统场外开放式基金则由于登记结算的限制无缘这场盛宴。据预测,交易所体系基金的规模有望从目前的2000亿元增长到10000亿元,增长空间巨大。因此,连一些和银行渠道关系深厚的大基金公司,对券商渠道的投入也丝毫不放松。“我们跟券商关系一直很好,也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富国基金一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