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 肖莉
最近两天,几乎所有同行都在问,孙建冬为什么离开公募。
疑问背后是一种担心:公募基金快没牛人了,谁来为中小投资者理财?
去阳光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为资金大户们理财。目前,国内阳光私募们的理财“门槛”,几乎都在百万元以上,高的更是在300万元以上。
“以钱生钱”的“财富”者并不缺赚钱渠道。粗算一笔账:假设投资者2009年有200万元资金,所有资金都参与打新,逢新必打,若按去年的中签率以及市场表现,每次新股一上市就抛售,这笔资金的月收益将是2万元,大大高于上海普通白领的月薪。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曾告诉早报记者,2007年大牛市,其合伙人为投资者带来10倍的投资收益。笔者曾开玩笑:“这明显‘制造’了贫富差距。”该私募义正词严地回答:“非要这么说也可以,但我们都是规范投资,赚的都是合法的钱。”
“强者恒强”,成为资本市场的游戏潜规则,“弱者恒弱”似乎难以避免。
打新是否有这么高收益,这笔账笔者没有算过;私募基金是否能带来传说中的高收益,也没机会亲自体验到。这些是否都是真的,还真不好说,不过,财产性收入只要是诚实、合法的,旁人也无可非议。但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公募基金发展11年,在牛熊市摸爬滚打的明星基金经理,如大江东去般不可逆地向私募基金涌入。国内的资金大户们,在公募基金体系外,品尝着公募基金培育的“甜蜜果实”。
一位公募转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告诉早报记者:公募基金经过10年才培养了这些明星基金经理。另一位公募转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跟早报记者说,现在媒体关注阳光私募甚于公募,因为现在最牛的人都在私募。
肖华、江晖、李旭利、孙建冬等为什么离开公募?谁来为中小基民“打工”?很多人都在问、在想、在找答案。
目前,不少基金公司以延迟支付年终奖限制基金经理出走,一些公司则试图用“团队”抹去明星的光芒。但,想走的基金经理还是很坚决,宁可不要年终奖,宁可不要现成的管理资金。
“自由”是大多数离开公募的基金经理的答案。一说是投资理念的自由发挥,另一说则是财务自由。
一位公募转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度监管是很多基金经理想离开公募的原因。这位基金经理口中的过度监管,包括基金投研人员不准买卖股票、不准持有基金公司股权等等制度限制。而这些限制,据说在境外发达市场都不存在。
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出走,或许很正常,但成群的明星基金经理集体出走,值得监管者深思。毕竟,对于中小基民而言,不仅期望公募多一些王亚伟、尚志民这样的留守者,更冀望好的机制能把大批明星基金经理吸引、聚合到公募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