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华 聿
“今年基金业最容易出大纰漏的地方,可能在销售环节。”日前,一家基金公司负责市场的人士如此推测。他分析说,基金公司最敏感的业务一个是投研,一个是销售。在2009年监管层严厉整顿之下,投研方面的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现在剩下的一个软肋就是销售。
几乎就在同时,记者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前不久在北京召集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负责人进行销售管理培训,与会证监会基金部有关人士特别提及当前基金销售中的各种问题,该人士表示,对于违规的处罚将是“非常严厉的”。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从这次会议看,监管层对于整顿销售的决心非常坚决,而针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次性激励、年终冲基金规模和适应性销售等问题上。
此前,虽然监管层已出台法规要求清理一次性激励,但基金业内似乎观望心态严重,甚至有公司开始采取变通手法,对此监管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明确表态:对于禁令执行后“第一单违规”的处罚将是“非常严厉的”。与此配套的是,监管部门还考虑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比如制定《中间账目管理办法》和《销售机构管理办法》,一方面要求基金公司上报包括培训费等在内的有关账目,以便于有关部门监控,如果出现大的异动则将列入监管范围;另一方面将加强对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违规责任人的处罚,包括建议有关公司和销售机构将其违规负责人调离原先岗位。
业内人士分析,一次性激励导致的问题已到了监管层不得不“下狠手”的地步了。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共发行了118只新基金,但年底基金总规模却较年初减少约1200亿份,这是基金行业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销售机构诱导投资者频繁申赎,而一次性激励是其幕后推手。这位人士分析认为,在目前销售渠道强势的情况下,只有基金业全行业自己“正本清源”,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否则只会使情况越来越糟,最终“得利的是销售机构,对基金行业却造成很大伤害”。
与一次性激励如出一辙的是年底“打肿脸充胖子”。基金公司在年底时为了比基金规模,而用货币市场基金来快速“上量”是从2008年开始的,去年情况并未改善。消息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已对去年12月份规模增长较快的10家基金公司12月的份额增长和元旦过后第二个交易日份额减少进行了观察,在短短一个月内的流入流出量惊人,超过1000亿。
当意识到监管层“动真格”的时候,基金公司对于销售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今年年初就提醒手下员工:小心说话、小心做事。他说,现在的市场环境变化很大,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媒体都“盯”得很紧,“销售直接面对客户,媒体也很容易一探虚实,银行客户经理又不太好控制,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正如这位人士所说,“监管层盯得很紧”。证监会基金部有关人士透露,今年销售检查将重点深入渠道、客服领域,重点包括销售适用性原则的落实等等。
另据悉,监管层在狠抓销售违规的同时,对基金投资的问题仍未放松,将在春节后对基金公司进行突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