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岁末,国内基金市场“红潮”泛滥。聚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2010年1月共有133只基金进行分红,按照基金第四季度的规模计算,这133只基金分红金额为354亿元。而2009年度分红的基金200多只,分红额度为400多亿元。而今年1个月的分红远远超过了2009年分红额的一半。此外,仍有约百只具有分红能力的偏股型基金尚未分红,分红势头将继续被推高。
基金集体分红来势汹汹
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全年各类型基金共进行了297次分红,分红总金额近470亿元。而截至2010年1月19日,84只基金共计分红总额高达28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在不到一个月内,基金的分红数量就相当于去年全年的62%。
时代周报记者观察发现,在本月“红潮”中,以大公司的偏股型基金居多,如博时就有8只基金进行分红,嘉实、华宝兴业和富国旗下也各有7只;较之2009年以小额派发的形式为主,今年分红的基金显得很慷慨,富国基金旗下的基金分红总额就接近30亿元,而总份额高达785.25亿份的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合计分红近50亿元,备受瞩目。
此外,封闭式基金在本轮集体分红中的动向也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
2009年,封闭式基金净值收益总体超过62%,因此在第四季度里,市场对于封闭式基金的可分配收益抱着很高的预期。目前,基金汉兴、基金汉盛等都已经派发出红利。
基金分红多受政策驱动
分红潮几乎席卷了国内整个基金市场,其间分红的各只基金在时间点上也是出奇一致。银河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王群航却不认为这是什么“巧合”。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9年4月,证监会出台的《基金收益审核指引》中规定,基金红利发放日不得超过收益分配基准日15个工作日。大部分基金都会赶在最后限期前分红,否则就会构成违规。”
另有基金从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09年度大部分基金都有不错的成绩,因此相应会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而监管部门在政策上也要求基金以分红的形式为投资者的收益提供保障,如果某只基金不分红,那么它下一年度的融资就会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大部分投资者还是更欢迎基金分红,所以基金分红的另一个动机就是为了迎合这种心理,达到吸引投资的效果。
针对投资者的“分红越多赚钱越多”的想法,该人士指出:基金是否分红并不是其本身的质量所决定的,二者毫无关联,如果某名基金经理很看好后市,即使目前收益再好也不会选择分红。王群航也表示,基金分红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不论投资者是兑现还是用红利继续投资,都只是形式上的区别,投资者的资产不会有变化”。业内人士一致建议,不需要对分红作过度的解读和追捧。
集体分红≠集体看空
近期发布的首批基金四季报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股票方向基金持仓占的比例高达86.38%,平均仓位在最后一周冲到了86.63%,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意味着如果要向投资者分红,基金经理就不得不抛售部分的股票资产来筹资。有评论认为这将对股市后市的资金面带来很大压力。
对此王群航分析称,大部分的基金都集中在新年后的短时间内分红,肯定会对市场造成压力,但是随后大家还是需要再买进的,压力自然就会解除了。
上述基金从业人士则认为,基金分红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空出仓位,可对于市场资金面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分红的资金其实只占了基金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基金自身会控制适当的比例。而真正对资金面产生影响的应该是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央行对流动性的回收。
近来有媒体报道,基金集体分红的深层原因是多数基金经理看空未来市场。对此,该人士表示:基金经理若看空后市,会采取适当降低仓位等手段来进行回避,而非分红。同时,不排除部分基金经理会看空,这也主要是因为政策方面的不明朗,以及对加息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