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羿:行为金融学在管理中日趋重要

  

林羿,法律博士,普信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主管董事

  行为金融学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金融界,特别是资产管理行业,开始盛行的一门以研究投资者行为来辅助投资决定的学科。目前西方许多从事投资的专业人士都认为行为金融学可以对现代组合理论起很好的补充作用,但还不能完全代替现代组合理论。因此,在西方资产管理业,行为金融学已越来越普遍地为基金经理和投资分析师作为其投资管理运作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简单地讲,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在处理经济事务中为什么往往不能够冷静、客观和理性地做出决定的原因作出解释和寻找答案。

  行为金融学并不是依靠使用数学模式来分析和解释人类的金融行为。行为金融学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对人类内心倾向的研究而做出结论。比如,虽然意识到投资者经常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过分地持有信心,但这种意识并不能帮助行为金融学家来判定对某一个特定的资产类别的估值(或某一个确定的股市)是过高还是过低。

  大部分典型的证券估值和宏观经济模式,不管是否确切地对现实进行反映和分析,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即投资者纯粹都是最理性的投资决策人。因此,这些模式的缺陷就在于他们所基于的这一假设完全是一种虚拟,与实际不符的虚拟。行为金融学就没有过分依赖于这一不确切的假设。但是相反的,行为金融学却很难对人类的投资行为作出精确的归纳模式。

  最近几年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人员开始大量地使用核磁共振技术(MRI)来针对投资者们对投资获利、亏损、达到了预期目的或感到吃惊等种种不同情况的神经上的反应进行图解。这一研究被称为“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该研究显示,人体大脑中对投资结果的反应同一个吸毒上瘾的患者获得毒品和赌博人赢赌时的反应类似。这一学科还吸取了生物学上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人类中一些直观反应和推断行为往往能够帮助人们避免灾祸,从而在人类的生存上起关键的作用做出了解释。而这种直观地反应和推断本能又往往导致人们在投资上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目前,行为金融学仍然缺少一套统一的理论,将人类的行为同大脑的活动观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对人类的经济行为作出解释,并可用于对投资上应采取的行动或创造获利的投资交易机会进行模式规范。

  实际上,西方的许多共同基金管理公司都在其投资策略中实施和贯彻不同程度的行为金融学的原理。但美国著名的《投资杂志》2008年对基金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却发现,行为金融学的使用并没有使这些基金管理人在调查的时期中获得超乎寻常的投资回报。但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就是建立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之上的。在很难说服投资者坚持投资的股市剧烈波动时期,使用以价值为基准的投资或反向投资的投资运作本身就需要有极坚强的意志。

  投资者们从行为金融学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在熊市和股市的情况下都很容易做出过激的反应的事实。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分析,坚持集中于长期投资策略的最好方法,是精密地制作出一个合理的投资决策,包括投资者本人投资回报的要求、风险承受度和投资产品上的限制等。这一投资决策在股市风平浪静和暴风骤雨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客观指导投资者坚持既定投资方针的最重要航标。

  对基金经理来说,行为金融学可以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首先,基金经理应该考虑要在其组合中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限制组合的杠杆化,并在预测可能出现的市场危机时保留足够可回旋余地。如果投资者非理性的行为可以为股市造成错误的估值,那么在情况有所好转之前可能要有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和所造成的影响才会逐渐消失。第二,即便是基于严谨的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不十分成功,基金经理们也应进一步加强其现在的投资策略以避免羊群效应、过激反应,过分逃避风险以及其他会影响他们做出有效投资决定的本能反应。比如, 由具有不同经验的人组成的投资委员会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新鲜的投资想法,以尽量减少整个委员会想法雷同的趋势。预先制定出如何衡量监视和控制一些本能行为上的自然倾向的程序也会进一步改善投资决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普信集团副总裁 林 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