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进行的借货币基金冲规模的大战正在慢慢退潮。大潮退去之后,基金公司才会真正尝到数百万甚至近千万投入没有实质回报的苦涩 |
新年过后的这几天,深圳某银行的客户经理小张就忙着劝客户赎回还没捂热的货币基金,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显然,2009年底进行的那场借货币基金冲规模的大战正在慢慢退潮。
“退潮一般会延续到银行考核基层存款任务的一季度末。”基金市场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而当大潮退去之后,基金公司才会真正尝到数百万甚至近千万投入却没有实质回报的苦涩,这一次,他们成了“裸泳者”。
本报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新年过后的这几天,深圳某银行的客户经理小张就忙着劝客户赎回还没捂热的货币基金,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显然,2009年底进行的那场借货币基金冲规模的大战正在慢慢退潮。
“退潮一般会延续到银行考核基层存款任务的一季度末。”基金市场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而当大潮退去之后,基金公司才会真正尝到数百万甚至近千万投入却没有实质回报的苦涩,这一次,他们成了“裸泳者”。
“千分之一”的诱惑
每当年底,基金就开始冲刺资产管理规模。自从有公司发明了拿货币基金当冲规模工具之后,这种比拼愈演愈烈,已成了没有赢家的竞争。
“有的公司搞了一个阶段就已经撑不住了。”一基金市场人士日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部分基金主动退出这场规模大战。年前那段时间,这些基金公司给银行等渠道开出了千分之一的奖励,即销售1亿货币基金,奖励10万,但做到三十来亿的时候,他们主动停下了,觉得成本太高:如果银行渠道为其拉来200亿货币市场基金,他们将付出2000万的成本。
这可真是一笔赔本的买卖。要知道,货币基金申购赎回均不收费,基金管理费也只有0.33%,只有股票基金管理费的约五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谁都知道,付出2000万之后,这200亿的货币基金将在新年第一个季度内全部流失。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基金年底为冲规模给予银行万分之六的奖励是通行的尺度。但是有基金为了争抢规模,不断提高价码,上述的千分之一应该是目前最高的奖励标准,相形之下,万分之六已失去了竞争力。深圳一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银行渠道握着数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就看谁家的价高就一次性打包给他们。”
根据分析,两类基金公司是年底冲刺规模的主力,一类是排名5到20名的基金公司,另一类是资产管理规模在200亿元以下的公司。业内人士对于后一种行为非常理解,这是因为基金公司开展新业务有一定的规模门槛。比如,开展专户一对多业务需要达到2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中小基金公司如能冲上200亿将受益颇多。
“前一种应该是面子工程居多。”部分业内人士分析说。与这种面子相关的可能还有奖金。一些基金公司年终考核重要的一项是资产管理规模排名是否有所提升,一旦排名下降,从总经理到员工的奖金都会大幅缩水。
相关数据显示,资产管理规模500亿元上下的基金公司构成了5到20名的主力,年底借高激励冲一冲将有效改变排名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冲一下或许是基金公司最理性的决定了。
根据安信证券的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货币基金净赎回率分别达到44%、27%、30%。但以上的多重合力,让货币基金在2009年第四季度突然转为净申购,净申购率达到105%,规模拉升为2595亿元,占比也升为10%。
“大即强”怪圈待突破
商业界有个奇怪的逻辑,面对激烈竞争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张,尽管这种策略并不一定给企业带来成功。以研究企业价值为业的中国共同基金仍然没有逃脱这一怪圈,除去规模做大可以多提管理费之外,对于大即是强的惯性思维也是他们做大资产管理规模的重要推力,在基金公司的宣传广告中经常可见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几的文字。在这种思维导向下,年底想不冲一把规模都难。
这样一件事值得国内基金业反思。不久前海外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前来与国内基金公司联系资产管理合作事宜,但“面试”过几家之后,却颇为失望。知情人透露说,国内基金公司向其介绍最多的是资产管理规模如何增长之快,比如一只基金就可以募集数十亿,资产管理规模迅速上冲好几名,但是海外老牌基金最想听的风险控制和金融模型,却均是语焉不详。这让远道而来的他们提高了警惕:资产管理规模膨胀太快,风险控制却跟不上,可能会出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这实在是一种讽刺,国内基金最为看中、快速增长的资产管理规模,在老外那里却成了影响合作的隐忧。美国一家QFII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也看中资产管理规模,但我们更看中稳定增长的管理规模。”他们听说中国基金业每到年底不惜血本冲规模的事情后,更是觉得匪夷所思。
海外基金同仁的担心很有必要。近几年来,国内基金管理规模上升得非常快,借着2006、2007年的大牛市,基金总市值达到近3万亿,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千亿。但基金业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却层出不穷,比如,上电转债忘了转股、基金净值公布错误导致“乌龙涨停”以及多起老鼠仓事件等。这表明中国基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管理及风险控制并没有及时跟上。另外,基金经理的频频换将以及基金经理的年轻化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资产管理规模的外延式扩展已远远超过了基金的内延式发展。
羊群效应无赢家
在对基金业的采访中,很多人士也无奈地表示,基金年底借货币基金冲规模,已经陷入了怪圈,只要有基金公司决定冲年底规模,就会形成羊群效应,在股东、评价机构都看重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的氛围里,基金公司年底不拼一下就会吃亏。
这就需要从整体上扭转这种风气。“我们正在研发的评价体系会剔除掉基金年底突击冲上来的规模。”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研究基金十余年的胡立峰,一直都在思考让银河证券的基金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屏蔽掉年底冲规模这些短期的噪音。
另有基金研究人士提出,应该在规模排名中剔除掉货币基金这种最容易冲规模的品种,从而减少基金年底冲规模的动力。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安信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在做资产管理规模的统计时,已经开始在使用“全基金”与“长期基金”的概念,他自己在解释长期基金时说,这即是“非货币基金”。这种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独创。
但这样的提议,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晨星的研究人士却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样的评选方法也有不足,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必然会有基金公司的投资风格偏向固定收益,把货币市场基金一刀切全部不算,对于这些基金公司不合理。而且这对于基金年底冲规模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届时一些基金公司肯定会把冲规模的重点转移到股票型基金上。
基金分析师指出,要扭转这种追求短期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的氛围,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股东应该树立长远眼光,不能紧盯着资产管理规模的短期排名变化,对于基金公司管理层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科学合理。
学习两个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基金业的竞争,需要一些好榜样。“越到后来,基金品牌化特征会越明显。”国信证券基金分析师杨涛表示,在2009年的基金研究中,他很关注华夏、易方达这些发展思路非常清晰的基金公司,“从长远来看,这些投资业绩、规模均获得成功的大公司会受到业内的效仿,那些仅靠货币基金冲规模很快就显原形的基金公司会成为业内的坏榜样,短期规模排名带来的品牌效应会逐渐降低。”
另一个好榜样也许是一部分已初步显现鲜明风格的私募基金。“越大越好”、“短期冲规模”这样毫无意义的事情不会出现在他们身上。他们总体趋向是业绩取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核心操作理念。
“我们追求的是在长跑中获得客户的认同。”深圳明达投资、武当资产、智诚海威等一批优秀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深圳某家非常低调的私募基金里,公司里全是投研人员,没有销售人员,他们的主要思路就是把业绩实实在在地做好,以此吸引长期客户。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理论上讲,公募基金也可以搞规模控制,而且方式方法很多,但问题是,绝大多数基金公司都不搞。”
他这种观点是有感而发,因为公募基金多数把做大规模放在了第一位,在2007年的那一轮大牛市中,如果不是管理层果断地进行宏观调控,“我们市场上早就出现千亿以上规模的基金了。”实际上,众多基金公司在“一对多”产品方面,对规模控制也有诸多设计,胡立峰认为值得运用到公募基金中。他建议,虽然并不要求所有的开放式基金都搞规模控制,但各个基金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大,或中,或小,搞一些有规模控制的基金品种,给普通投资者多一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