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一对多不敌阳光私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6日 11:3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基金“一对多”首个百日大战业绩平平

  近期,关于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对多”业绩不佳,客户要求清盘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据了解,尽管有“一对多”产品百余日就获得了逾10%的收益,但是,大部分产品在大盘反弹10%的情况下,收益只有1%~2%,甚至部分产品净值徘徊在1元面值以下。首战业绩不佳,导致一些先前投奔基金专户“一对多”的私募基金老客户,正打算或者已经重回私募。

  本报记者 吴 倩

  公募“一对多”一小时售罄4亿的盛景仍历历在目,但近日关于其业绩不尽如人意的抱怨不绝于耳。国内首批基金“一对多”产品去年9、10月份陆续“下海”建仓,首段百日大战,大盘反弹超过10%,“一对多”整体却处于微利状态,甚至未能超越部分同期建仓的公募新基金,让一些当时冲着高收益而来的百万富豪备感沮丧。

  现象一 业绩差距接近20%

  “不少基金‘一对多’专户收益在10%以下,没有战胜大盘,甚至没有战胜同期的公募基金。”有业内人士透露称。根据私募排排网研究,目前,“一对多”产品中大部分处于平稳运行当中,处于“建仓”阶段。截至2009年12月2日,大部分产品净值还在面值之上,有1%~2%的收益。

  记者所能获得的非公开信息显示,9家基金公司旗下12只一对多产品,截至去年12月31日有2只跌破面值,净值增长超过10%的有3只,其余几只盈利几分钱。深圳某公司旗下一只在去年9月成立的一对多产品净值长期处于1元面值以下,最低曾逼近0.95元的止损位。

  从基金公司来看,上海的一线大型基金公司如国泰、交银、汇添富、华安等,北京的一些中型基金,广州的两家超大型基金以及深圳的个别大型基金“一对多”运作得不错。

  现象二 部分客户重返私募

  首战业绩不佳,导致一些投奔基金专户“一对多”的私募基金老客户,正打算或者已重回私募。

  据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介绍,9月份,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集中发售,他的5位客户因为不满私募产品的业绩,而转买基金“一对多”产品。

  不过,首批“一对多”在运作了近3个月后,部分购买了“一对多”的客户发现不少“一对多”业绩还不如私募基金。上述深圳私募基金经理透露,最近,他的两位老客户,已有一位重新回来购买他的产品,还有一位客户也打算“卷土重来”。

  “一对多”业绩的不佳也使一些银行理财师态度从热情转为冷淡。“这类产品风险较高,我们目前都不推荐。”一银行理财顾问表示。另一理财师则表示,“一对多”产品收益差,还不如买私募,我们代理的私募产品起码有超过10%的盈利,而一对多产品到现在为止,净值基本没有增长。

  据了解,目前,基金“一对多”的销售已不复当初的火热,部分产品甚至没能达到5000万的成立底线。

  原因

  ●明星基金经理挂帅新手操作

  ●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投资风格

  建仓谨慎 错失抄底良机

  “一对多基金经理以前都是做相对收益的,一下子转过来做绝对收益产品,很多人在投资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很难完全转换过来”。对基金“一对多”运作初期收益不尽如人意,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根本原因所在。

  资料显示,首批获批的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就有36只。这些产品大部分在去年9月底至10月份建仓,而9月底10月初股市处于相对低位。但是,由于“一对多”产品要做绝对收益,基金经理的前期操作都比较谨慎。

  私募排排网的研究报告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为了打响产品的知名度,部分基金公司启用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但由于明星经理难以分身兼顾,实际操作时,产品大多交由新人管理,而新手缺乏经验,使某些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

  二、为打响“一对多”的第一枪,为后面的产品发行打下好基础,多数基金公司的专户团队,都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投资风格,没大举进攻,使整体净值尚处于初始进攻阶段,业绩没有亮眼表现。

  建议

  ●勿以短期业绩成败论英雄

  ●平衡市最适合一对多专户操作

  理性看“一对多”短期业绩

  “考虑到绝对不能产生亏损,基金专户这样的业绩可以接受。”市场人士这样考评“一对多”一百多天的业绩。有基金业人士建议投资者,勿以短期成败论英雄,理性看待“一对多”短期业绩。

  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付强表示,灵活配置这样的专户产品,本质上是类似于对冲基金的绝对收益产品,追求的是波动率更小前提下的稳定收益。在市场强势上行阶段,绝对收益产品更难战胜市场和一般股票基金。

  今年A股市场为平衡市是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有基金专户人员判断,这种市场最适合可以灵活配置的专户操作,上涨的时候可以满仓,下跌的时候空仓,只要操作得当,全年指数虽然没有多大涨幅,但收益可能不会少。

  业内人士提醒,一对多专户与公募基金的运作存在差异,投资者不能简单套用公募基金的投资经验来选择“一对多”产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