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状元罗伟广:我不是短线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14:28  信息时报
广州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
广州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袁峰

  2009年是悲欢离合的一年, 更是创造奇迹的一年。一位曾名不见经传的私募经理却已因大幅战胜指数一倍多而“一战成名”,这个人就是广州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

  面对记者对于其投资秘籍的追问,罗伟广却谦虚地说,去年拿第一是运气好,主要源于自己的波段操作踏准了市场节拍,获取了更多的超额收益,“我绝对不是外界所传的以短线搏杀为主,我的核心股票持有时间都超过了半年。”

  波段操作踏准时点

  “精选个股是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而对于个股的买入持有,则需要对大盘风格转换以及热点的把握能力,今年我几乎在每个热点都成功地买入和卖出了。”罗伟广告诉记者,2008年11月自己便开始满仓操作。

  而在上半年,罗伟广捕捉到了新能源和行业轮动。“年初的时候很多新能源股的估值确实很低,我们持有大量的新能源股。”接着罗伟广进入蓝筹股,“3、4月我就逐步将筹码转向蓝筹股。虽然4月新能源达到狂欢的高潮。”罗伟广认为,一些蓝筹股的业绩太确定了,估值又低,自己不买都难受。

  罗伟广称,在2800点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悲观,而事实上当时16倍的估值,很多股票已经很低了。“这段时间,很多人轻仓,我重仓,靠经验与运气选对了个股,9~10月做银行、地产,11月~12月做钢铁化工,比较成功地做了波段。”

  看估值寻找底部股票

  “我不是短线客,也不是靠高换手获得收益,我的核心股票持有时间都超过了半年,而且核心股票池基本上占了股票仓位的40%~50%,换手很低。”罗伟广一再申明自己的投资原则,坚决与短线客撇清关系。

  对于个股的买入卖出的判断,罗伟广指出,其办法其实很简单,即估值在10~15倍时买入,到了20~25倍时卖出。他还介绍道,他的投资秘诀就是看估值,在估值基础上找到处于底部的股票,然后再结合波段、热点与技术图形高抛低吸,持股周期上定位为半年左右的中线波段投资,特别是权重股的走势是判断市场顶部和底部的必要条件,然后再配合成交量、缺口以及热点来判断。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