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公募化亦喜亦忧 有益竞争下的制度短板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自从私募发行一举跨入“10亿俱乐部”、并接着把首募规模“从心所欲”地提高到12亿元后,“很公募、很强大”的惊啧之声一片。对于“私募公募化”的现象,是否应该担心?这种担心是“酸葡萄心理”还是真有必要?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对“私募公募化”的积极之处肯定颇多,担心则主要集中在:“私募公募化”会急剧增加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在私募本来就存在内控监管等“制度短板”的背景下,私募的灰色地带可能大大增加。

  有益竞争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说,借助银行渠道后,私募的规模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数量级变化,并增强和公募竞争时的话语权。“从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竞争总是有益的。”更有公募界人士坦言,业界大可不必为私募话语权的增加而忐忑,而是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后起之秀的竞争。“现在,连新财富最佳研究员排名私募都能投票了,早就不是公募基金的‘家天下’了。”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认为,通过“公募化”的手段,私募的资产规模会迅速提升,对人才的吸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这会对公募基金形成人才压力的‘倒逼’,促进公募基金改革激励制度,想办法留住核心人才。 ”

  “‘公募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公募化,第二是产品类型的公募化”。深圳一家私募说,“私募公募化如果只是对公司管理和从业人员有适当的约束,这肯定是有益的。因为,公募基金堪称目前国内最透明、规范的行业,而公募基金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也得益于此。 ”

  制度短板

  “但是,如果私募公募化让私募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风格、降低私募产品的灵活性,比如限制交易人的换手率、集中持仓比例等,则不利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多样性和长期发展。”前述私募话锋一转,道出隐忧。

  而对于私募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出担忧。有券商基金研究员指出,私募是以业绩报酬的收入为主,如果今后私募的规模越来越大,只靠管理费就能“喂饱”,岂非跟公募一样?资产管理规模的增加可能导致私募缺乏追求绝对收益的动力,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私募本来就存在内控监管等“制度短板”的背景下,随着规模的膨胀,私募的灰色地带可能大大增加。对于“灰色地带”,有人士解读说,私募的集中持股限制本来就更宽松、操作更隐秘,如果私募手里有钱了,会不会产生出更多的“坐庄”心态,想要操纵股价?

  对投资人的门槛的变相降低、不同级别的投资人混杂,业内看法多偏谨慎。某私募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私募的不透明机制是私募生存的基础之一,在这种机制下,私募可以比较私密地操作,发挥某种风格到极致,所以,“私密的操作手法”和“投资者的大众化”是不匹配的,通过变相降低门槛来做大规模不利于私募行业的持续发展。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