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少立忽然清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 03:04  第一财经日报

  黄婷

  本报日前报道了深圳市三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三羊”)董事长林少立清盘旗下全部4只私募基金的事件。

  林少立事件引发了众多讨论和思考,本报相关采编人员也借此在MSN上专门进行了一番火热的讨论,从林少立事件说起,私募阳光化还有多少问题亟待解决?

  阳光私募需要资质吗?

  Zhoudylan:先请匡匡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

  匡匡: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林少立在PE业务上遭受挫折,被客户举报到深圳证监局,深圳证监局由此将三羊资产放入了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黑名单”。华润信托在2009年12月29日当天拜访深圳证监局,了解到深圳证监局在调查三羊,据说,证监局机构部的人员也不能判断林少立的行为是否违规,总之事件没有定性,华润信托担心证监局的调查会影响华润信托的信誉,加上三羊资产公司上了黑名单,并且其实质投资业绩不行,对林少立进行劝退。

  Zhoudylan:没有证券从业资格的私募不是也有很多吗?一个没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人能否成为阳光私募产品的管理人?

  橙子:证券从业资格应该很简单。

  匡匡:其实咨询资质相当于传统的股评机构需要的资质,有这个资质才能进行公开宣传,进行投资咨询服务。阳光私募是面向特定群体进行的理财服务,严格意义上说不归证监会管。目前阳光私募管理机构没有资质要求,因为没有主管部门,这种资质是由信托公司和客户来遴选的。

  Ada:而且证券咨询资质还必须是证券公司或者合法咨询公司的从业人员,由公司申请证券咨询资质,一旦离职就失效了。

  如何监管私募机构?

  Zhoudylan:匡匡和Ada,以你们的了解,三羊事件都暴露了目前主流私募运作模式的哪些缺陷?

  Ada:其实是这个圈子还没能形成一个真正的规范,比如一直在讨论的阳光私募协会。

  橙子:是啊,有了协会,争取利益会好些。

  匡匡:嗯,但是现在的协会实力还太弱了,而且这个协会从一开始就弄走调了,弄成商业化操作,没有公信力,靠向人家收会员费,收排名费,别人怎么信任你?

  Zhoudylan:对私募而言,如何在他们的阳光产品和私下代客理财业务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利益输送,是个大问题。匡匡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匡匡:说实话,圈内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全靠自律。

  Ada:已经有一些私募为了做大阳光化产品,将私下代客理财的业务剥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

  Zhoudylan:这个动向好。至少是个比较好的方向。

  匡匡:目前主流的阳光私募机构,代客理财的规模普遍在清理,但是其实根本清不干净。

  Ada:私募反映的问题是,有些大客户不愿意参与阳光化产品,不希望成为信托产品中的散户,而希望私募为他独立运作,他们也能参与到某些投资决策中去。

  Zhoudylan:我的看法还是要明确监管,比如由地方金融办负责日常监管,那么,私募机构所管理的个人账户、委托理财账户、阳光产品,这三者之间的持仓情况和操作明细都要向金融办进行每日报备,这样的话,不同账户之间利益输送的问题可能就会受到比较明显的遏制。

  橙子:估计个人会很不愿意公开。比如我有4个亿,找个私募帮我一对一打理,我当然不希望我的财产给监管层知道,也不希望我的持仓让别人知道。这要求合理不?

  Zhoudylan:当然。如果这个私募没有发行阳光产品,不公开好像也可以。但如果同时发了阳光产品,那么私下代客理财业务透明度就需要提高了。出发点还是投资人的公平。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