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深派睿信李振宁:不认识董事长不买他的股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8日 05:53  理财周报

  “我必须了解团队,清楚方向和增长点,并在投资者行将共识前对趋势做出判断。”李振宁说。

  理财周报私募研究室研究员 伏昕/文

  一抹温煦的阳光穿过透明的大落地窗,窗外是一个大游泳池和一片绿化带。位于上海浦东张衡路1000弄睿信投资是理财周报私募调研小组在华东地区的第四站。

  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12月22日下午在三楼的办公室里对理财周报说:“自2007年以来,提取业绩报酬之后,跑赢大盘15到30个百分点,今年5星评级我们基本上都进入前20位,从去年11月至今年11月4期产品基本上收益达到115%。”

  核心竞争力是“资深派”团队

  这幢面积达2000多平米、宽敞豪华而不失典雅的三层别墅,事实上是国内私募“老人”李振宁投资生涯的作品之一,“07年11月买进,不到三千万,现在翻一番也买不到了”。据李振宁介绍,目前睿信的全部员工20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员工的人均占地面积亦将达百平,可谓是豪华的办公环境了。

  李振宁的投研团队共8人,有来自国资机构,有上市公司的投资经理,也有其他投资管理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的资深人士。

  “我们是一家资深的公司了, 96、97年的时候就以顾问的形式管理过10个亿了。”睿信的核心投研人员副董事长李春义,总经理王丹枫, 投资管理部经理徐天曙,都是从1990年代早中期就开始从事证券投资行业,实践经验丰富,李振宁认为这批资深投资人组成的投研团队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激励机制,李振宁表示该公司投研团队的收入“在同行业内应该属于中间靠上”。在调研小组再三“追问”之下,他透露研究员月基本工资在20000元左右,此外再加奖金。

  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相结合

  被称作“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老法师”的李振宁并非公募、券商出身,只能归入民间派,这是本次华东区调研中的唯一一个。

  从1987年在香港第一次买卖股票算起,李振宁至今已有22年的投资经历,如果从投资A股算起,李振宁的投资经历也有18个年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一部证券史”。

  国家体改委出身的李振宁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深入,当理财周报调研小组问及他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他指出自己一个重要投资理念是“从产业资本眼光发现价值低估”。

  此外,他认为自己投资理念还包括“沟通顺畅,市场共识”。

  “中国不合理的波动太大,所以要做巴菲特加索罗斯”,李振宁认为应该将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相结合,一方面要沟通顺畅,“我必须了解团队,清楚方向以及增长点,不认识董事长我不买他股票,这也是巴菲特的逻辑”;另一方面,他认为必须关注市场共识,在行将共识前对趋势做出判断,“不仅要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真实情况如何,还要判断所有的投资者他们会怎么认识这家公司”。

  “选股比选时重要”

  李振宁对理财周报调研小组说:“公募既要选股又要选时,而私募选股比选时更加重要”,所以他的仓位变动相对较小,且长期持重仓。

  与许多人不同的是,李振宁更加看好与内需相关的行业,不太看重被诸多掌门人看好的低碳、新能源领域产品,他的解释是“这些行业虽然眼前增长率快,但到一定规模就下来了”。

  李振宁办公桌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摄影作品,激流汹涌,而他的投资目标也是“大气磅礴”。他认为完全简单的制造业因为太易模仿,所以生命周期太短,而具有天然垄断性或者技术垄断性门槛的行业目前仍更具有潜力,如金融地产等服务类行业。

  他觉得金融类券商的产品目前仍被低估,不同于其他掌门人的是他对2010年地产业依然保持乐观,“不要对所谓的政策信号太过敏感,从态度到实施总还是有一定时间的。”

  与公募、券商出身的掌门人相比,这位民间掌门人在风险控制上的理解亦有差异,他说“市场是非理性的,不仅受到行业、公司基本面的影响,也取决于人类意识行为,所以这不单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他认为风险控制应根据现实情况作出判断,“当然若契约明确规定20%止损,那么必须履行契约”。

  点评:

  睿信投资董事长 李振宁

  私募实验室点评:作为国内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代表人物,经过2008年大熊市之后,李振宁也有了新的思考:中国市场不合理波动太大,要做巴菲特加索罗斯。

  睿信投资

  规模:6期产品,规模近10个亿

  核心投研人物:

  李春义,副董事长

  王丹枫,总经理

  徐天曙,投资管理部经理

  投研团队人数:8个

  核心投资理念:从产业资本眼光发现价值低估;沟通顺畅;关注市场即将形成的共识。

  2010年展望:明年上涨,牛市继续,有色最易暴涨暴跌,仍看好金融、地产等服务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