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威李驰坚守价值投资:贵一点点我都不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 06:44  理财周报

  李驰的方法论非常简明:买优秀公司的价格要足够便宜,然后在触发卖出的三大条件时就卖出

  理财周报私募研究室研究员 汤雅婷/文

   “我们投资方法论的形成和我们个性胆小有关,安全才敢买的多、才能不管出什么事都拿着,贵一点点我们都不会买。”深圳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李驰特有的冷峻面容和诙谐的话语背后,是其港股和A股横向共26年的投资经验。和许多私募经理不同,他愿意在交易时间接受理财周报记者的采访。李驰称自己是纯粹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在意市场小趋势的变动,把安全和保本放在首位。

  低风险、高回报

   领导同威八年半实现六十倍的净资产增长,5000点全身而退,2500点再次入市;疾书于新浪博客,为价值投资布道;热爱行走,曾行迹于南极、珠穆朗玛峰山区、马赛马拉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李驰被媒体称为“最潇洒的投资人”。

   2006年7月18日,上证指数1666点,李驰开博,号召“闭着眼睛买股票”。2007年8月20日,上证指数5032点,李驰清仓:“休息是为了走得更远。”2008年8月21日,上证指数2512点,李驰发出“抱着金融股睡觉”的声音。随后,全球金融危机来袭,2008年10月29日,上证指数1664点,李驰说:“也许已经见底而浑然不知!”2009年3月,美股、港股创10年历史低点,李驰称:“现在是35年不遇的投资机会。”

   他总结成功的投资有三点:一、集中投资。二、低风险高回报。三、提高自己的情商而不只是智商。他说,我们从来不去搞超额收益,我们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国际投资者认可的标准。只有本金不输掉才可能获得高回报。风险回报关系的口号喊错了百年。如果把市场当赌场,财富只能是幻想。

   “信息的处理是我们的核武器”,李驰说,同样一个信息,同威会根据经验做出可能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判断。而对于买和卖的择时,李驰的方法论非常简明:最重要的就是你买优秀公司的价格要足够便宜,然后在触发卖出的三大条件时就卖出。这三大条件一是有没有更好的投资品种;二是公司基本面是不是发生恶化;三是股票估值是否被高估。

  财富密码:“纯粹的价值投资”

   “短期赚到钱并不代表长期可以赚到钱,如果长期赚到钱一定意味着你有正确的理念。”当理财周报记者提及关于私募业绩的评价标准时,李驰表示太短的排名根本就不科学。他说:“超短的时间市场是随机漫步,但足够长的时间里指数上涨是比人死还要肯定的事情。所以说短到一定程度是混沌,长到一定程度就是清水一潭。如果能长期持续地赚钱,复利是很可观的,一会赢一会输就不可能保持复利。”

   李驰认为,优秀的方法一定是简单可复制的,如低市盈率、逆向投资等方法。内幕消息经常不灵,而价值投资失灵只是小概率事件。

   李驰笑谈:“假设你认定是牛市,就不需要太多研究和精选,因为牛市的特点就是每一只股票都有一次在舞台中央表演的机会。如果追求短期跑得快就可能恰好卖了一只以后会表演的股票,而买了一只表演快要结束的股票。”

  享受“泡泡浴”

   李驰坚定地看好人民币升值下的通胀预期强化带来的投资机会,他笑谈:“就像《2012》这部电影一样,开头是印度、结尾是中国。这一轮全世界的眼光都会聚焦在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投资家乐园的时候迟早会到来。明年和后年将是全球分享亚洲泡沫的时候,全球的资金都将向这里涌。而对于我们来说,要做的就是站在这些后进者的角度来思考市场。”

   他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很确定的,而赚钱就是要找确定性的机会,“人民币资产是最安全的,而人民币资产里的便宜资产是更安全的。历史上旺盛的经济体里本币一定是升的,这是规律。投机的力量在赚这个钱,这会带动国内的增长。”

   他认为,市场自身亢奋完成有一个周期,而现在A股还没有到亢奋的阶段。而只有当市场过度热闹和过度冷清的时候才可以辨别清晰。板块上,李驰比较看好券商、银行和保险。“香港永远是先行者,A股则迟知迟觉。”李驰说,现在整体大蓝筹港股比A股溢价5%-10%,现在A股的银行被低估了。但是为什么现在银行涨不起来呢,因为本身市场有一个喜新厌旧的过程,热点比冷点的估值要高得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