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冲基金的缔造者和毁灭者(十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3日 02:25  第一财经日报

  乔嘉

  两杯浓咖啡后,我们伴随着清晨的海风一起走回交易室。这是我们基金操盘手的一个习惯,每次需要集体配合作战时,大老板或者萨芬总会在清晨同大家一起早餐,而早餐总是以意大利浓咖啡结束。

  走进交易室,大家各就各位等待着战役的打响。(我没有固定岗位,所以很自然地站在萨芬旁边的电话前)。

  先锋试探

  集合竞价开始,从买卖方的报价上我们没有看出太多异常,只是申报的股票量处于高位。几分钟过去了,真正的战役——连续竞价开始了。彭博屏幕上显示出无数个跳跃的数字。我们空投的银行股由于周五收盘后发布的半年盈利结果如大家预测的一样,略高出平均期望值,所以今天一路高开。高于周五收盘价3%的开盘价意味着我们损失3.5%。

  我死死地盯着报价的屏幕,心里好像有个具有核动力的青蛙在不停地跳跃(咖啡的力量!)。可是大家好像并不紧张,一个个都在做自己的事。我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找到上周五萨芬布局时的笔记,轻轻地问道:“不是说开盘时再卖点吗?3%算大涨吗?”

  “不算大涨,才3%。行了,你找两个小券商把借来的100万美元的股票趁着这3%的上涨力量卖掉,用我的彭博发指令吧。”萨芬慢条斯理地吩咐道。

  我兴高采烈地在彭博上发送着指令,感觉就像在梦中一样,嘴边控制不住地露出好似顽童偷糖时的笑容。

  几分钟后,一个券商打回电话善意地口头证实我们的指令。这证明市场中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我们是错的。股市的上涨同时给我们更大的压力。大盘从开市时的小涨逐步走高,我心中的压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我一次次在彭博上发信息给进行交易的券商,了解我们卖单的进展情况。与此同时,萨芬叫我仔细观察这只股票的买卖盘情况。时刻注意是否有大额的整数报价出现在买卖盘中。每次在卖盘中出现大额整数时,我们并不紧张,因为那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单子。但如果在买盘中出现大额整数或者连续同等额度的中大型买单,那么就说明有大客户正在买入。

  虽然是电子交易而且是通过券商实施,但我还是时时刻刻感觉到好似肉搏战的痛苦。每次见到连续同等额度的买单推动市场上涨时,那真是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开始空投后的一个小时左右,那只倒霉的银行股涨幅已经达到7%。我们的卖单仍然继续着。

  从某种角度讲,我们的卖单仍然没有结束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们的指令不能向下推动市场价格,所以我们的单子大多数都处于高位或次高位等待的状态。这时,我们卖单的完成速度也从侧面表现出买方力量的现状。

  时来运转

  这种情况在中午之后终于发生了转变。

  “斯蒂文,咱们的单子还在继续呀?已经卖了一个多小时了吧?你看这卖盘最低价和买盘最高价之间的价位上,时而出现的20000股卖单是咱们的吗?也许我们应该叫那个券商别用20000这样的整数。你觉得呢?”萨芬善意地提醒我。

  我立刻领会到她的意思,拿起电话拨打券商的电话。可是对方给我的回复却是令人兴奋的惊喜——券商早在15分钟前就完成了我们的卖单。由于他们又等到另外几个大的卖单,所以没有及时给我们回复。

  虽然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他们在卖什么股票,但是我们可以从盘中捕捉到很多细节。

  首先是股指期货在迅速变向,现金股指大盘虽然暂时没有下滑,但可以看出早晨的上涨趋势和惯性荡然无存。这是个“好兆头”,也是个非常理性的现象。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与这个银行相关的公司股票情况,有时这要比观察同行业的股票更有意义。尤其是同在一个大行业里的不同公司,例如信用社、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这样同属金融行业的公司群。

  这时,我们看到大部分较小的相关公司股票已经明显表现出冲高后急速下滑的势头。每个市场都一样,在涨势中过分贪婪,在跌势中过分恐慌。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过分敏感——交易太多。

  这时,我们的股票还在单日涨幅2.5%左右徘徊。大盘现金指数从最高的4.3%涨幅下滑到1.7%,而股指期货已经持续了将近15分钟的不断下滑,已经接近单日涨幅0.41%左右。其他较小的关联股大部分已经是红色的了(只有中国股市红色代表上涨,其他股市与其相反)。

  冲锋

  “好了,开始把最后剩下的卖掉吧。现在距离关市还有70分钟,快速地卖。如果今天关市前大盘和咱们的股票可以冲到明显负数,我们可以再卖,能卖多少就卖多少。

  萨芬吹响了冲锋号。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一路从上涨2.5%的价格卖到盘后的集合竞价。最终,我们借来的1500万美元股票中的80%被空投出去。由于这只股票在拆借市场里货源充足,所以原先计划保留的约500万美元准备股票中的一部分也被抛掉。

  周一单日,这只股票最终以-4%的价格收盘。而真正赚钱的是之后两天里毫无喘息的15%的下滑。

  我没有计算赚了多少钱,其实我也没有在这次大战中从老板那里得到任何金钱上的奖励。但是我经历的、感悟和体会到的变化、博弈、冲动以及人性的优缺点,又怎么会是一点点奖金所能代表的呢?我感到欣慰。同时,贪婪的我也感到了遗憾——这些股票的持有者怎么没有被这种逆预期的大跌逼到要求我们还股票的地步呢?要是有机会体会一下那种市场将是多么有趣的事呀。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念头是多么可怕!

  (作者乔嘉系北京凯世富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联系方式为http://blog.sina.com.cn/chinanewfinance)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