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7只个股三季遭基金清仓 减持或清仓个股新特征

  ⊙周丽华 ○编辑 姚炯

  统计显示,基金半年报或上市公司中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的个股,在第三季度没有出现的共有77只个股,这些个股或由于基金清仓或由于基金大幅减持后所剩无几而无法上榜。从以往经验来看,基金减持可能意味着公司基本面得不到基金等机构资金的青睐,故股价走势难有突出表现,但从统计来看,个别基金减持甚至清仓品种近期仍有一定表现,此类个股达到了27只,比如说苏常柴A在三季度基金清仓过程中一路飙升,大涨97.49%。不过中国软件等50只个股则在基金减持声中持续走低。如此来看,基金减持与否并不会成为影响个股走势的实质性力量。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各类资金口味是不一样的,有些资金喜欢的是题材想象力,但也有资金喜欢的是个股业绩的高成长。而基金等机构资金大多倾向于业绩的可持续成长,故一旦个股业绩成长性受到市场质疑,基金当然减持。不过,由于此类个股题材较为丰富,比如说重组等,所以在基金认为业绩成长性不佳而减持的同时,也有其他资金倾向于认为公司重组题材较佳,故有所加仓,从而导致股价大涨,比如说悦达投资、苏常柴A等品种。

  二是因为市场总是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只要市场趋势延续,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题材催化剂。比如说大杨创世虽然前期因为估值、行业景气等因素而使得资金减持,但由于该股随后受到巴菲特的“青睐”而大涨。再比如说厦门信达在三季度末由于受到物联网概念的刺激而大涨,康恩贝则是受到医药股活跃的刺激,如此种种,就使得相关个股出现相对强劲走势。也就是说,基金等机构资金也并非神仙,它们无法提前预测到突发性题材。

  更有意思的是,基金减持或清仓的个股还有两个新特征。一是减持或清仓的个股大多是某一家基金所为,也就是说此类个股本来就没有得到基金等机构资金的充分认同,这本身就说明了此类个股基本面相对一般。二是部分个股在基金减持较长时间后得到了新增资金的青睐,比如说凯恩股份,三季度由于基金减持而大幅下跌25.65%,但在10月中下旬,一方面得益于市场企稳,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的电池业务,从而赋予混合动力电池题材,如此就推动着股价出现了反复涨升趋势,甚至不排除有基金新增仓可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分将基金的减持作为操作的决策标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