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朝晖
QFII依然看好中国股市,但对全新的创业板并不感兴趣。在OFII看来,过高的估值、交易模式以及合同约定等是阻碍他们投资创业板的三大制约因素。
QFII不投创业板
证监会基金部曾表示,创业板作为一个新的证券品种,基金可以参与投资。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 (JingUlrich)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政策规定QFII或哪种类型的基金不能投资创业板。
我国规定单个合格投资者和所有合格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不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0%和20%。
不过,创业板目前很难满足QFII的需求。
“事实上,很多QFII的客户即使在本国也不会投资创业板,尤其对于QFII的高昂费用,如果投资创业板得不偿失。”某QFII人士称。
QFII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政策和法律变化的敏感性显然很高,因此“没说能不能投,就不敢投了”。
QFII对创业板不是没有兴趣,而是不得不谨慎。ING投资管理亚太区高级投资经理梁建辉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中率先反弹,中国投资者情绪在过去几个季度中也已大幅上扬。中国经济仍在回暖,我们预期随着美国在年底走出技术性衰退,投资者情绪将会更加乐观。”
恐惧高风险?
实际上,具体的基金能否投资创业板,要看合同契约的约定。上述QFII人士称,海外很多基金经理的投资要求里明确规定不能投资新兴市场中风险较高、波动较大的市场。
前三批28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56.7倍。其中,首批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5.25倍,第二批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7.19倍,第三批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7.51倍,简单相加后,三批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7倍。
按照目前的市场预期,创业板公司以超过57倍的平均市盈率发行上市,挂牌后很可能会出现多个超过100倍市盈率的个股。
瑞银集团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李克非表示:“从第一批的定价看,这反映了投资者的热情。同时国内的基金有比较好的流动性,股票供给又受到调控。”
增长速度也很关键,李克非称,比如一家公司是高增长的公司,它现在的市盈率是50倍,但如果它的增长速度保持在100%,那么明年它的市盈率也许就是30倍多了。
但也有投资银行人士认为,单纯的增长并不能维系股价的长期高企,一般情况下,一家公司在上市后的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如所预期的那样高增长,如果增长速度放缓,那么其高昂的股价就难以维持很久。
李晶表示,根据目前的定价情况,前三批创业板公司的静态市盈率在50-60倍之间,略高于国内IPO重启后的一些优质企业的首发市盈率。定价高无疑有一部分反映了市场的积极情绪,但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这些企业的盈利增长前景。
国外比较成功的创业板,其上市公司的静态市盈率通常在30-50倍之间。李晶还表示,此类公司盈利能力快速增长,动态市盈率一般在17-35倍。
“首发定价是平衡市场供求的过程,证监会最近也表示会尊重市场评估和选择价格的做法,不干预创业板企业发行价格的形成。”李晶强调。
创业板的交易模式也是市场缺乏热情的一个原因。很多人也把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的发展做比较。
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郑华说,事实上,纳斯达克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交易平台,针对公司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服务,特别是纳斯达克的多做市商制度对提升其活力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多做市商制度,也叫MarketMakerRule,这是纳斯达克一个非常独特的特征。正是依靠先进的技术、独特的做市商制度和优良的服务,纳斯达克规模扩大得很快,是美国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
和中国市场交易方式的不同,多个做市商不间为断地主持买、卖两方面的市场,发布有效的买、卖两种报价,买卖双方无须等对方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另一方的责任,交易便算完成。
按照规定,凡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公司股票,最少要有两家以上的做市商为其报价。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竞争激烈的做市商制度,纳斯达克市场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性和公开性。
纳斯达克的交易模式里面有三层,本身形成一个竞争。这种竞争在显示屏幕上具体表现来看:单子进来以后,实际上可以看着这些主要的做市商,买卖价格和数量都是公开、透明的。卖方不可能形成唯一的垄断,竞争透明、公开,一定是速度快、成本低、交易透明产生了一系列相伴生、相衍生的,就产生了一定的效率。
国内创业板除上市首日实施临时风险控制措施外,其他交易规则与主板保持一致,仍适用现有交易规则。
为了控制上市首日IPO风险,深交所最近还发布了关于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的通知。
创业板交易方式依然采用电脑集中竞价方式和T+1的交易制度。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