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马金鹰基金困局:多名高管离职 股东临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 22:23  经济观察报

  申兴

  去年以来基金业的“黑马”金鹰基金正面临新挑战。公司多名核心部门高管先后离职,同时股权变动也在进行中。

  东亚银行子公司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入股金鹰基金11%的股份,方案目前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等待批复。

  “原本很有潜力的一家公司,但现在也面临了新的变数。”一位离开金鹰基金的人士称。

  告别龙氏风格

  9月11日,金鹰基金公告称,同意龙苏云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的请求。

  据金鹰基金内部人士透露,龙苏云同时辞去了金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一职,由杨绍基接任。龙苏云同时辞去的还有金鹰中小盘精选基金、金鹰红利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职务。

  “主要是太累了,龙苏云患的是基金行业的常见职业病——颈椎病,他的家人希望他能休息半年,目前他也没有新的安排和计划。”熟悉龙苏云的人士透露。

  公开信息显示,龙苏云曾在南方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原南方证券等任职。

  真正让龙苏云声名鹊起的还是在金鹰基金的4年,金鹰中小盘基金从2007年排名同类基金的后四分之一,跃至2008年股票型基金第三名。

  龙苏云管理的金鹰中小盘和金鹰红利基金风格较为鲜明。2009年基金中报显示,金鹰中小盘和金鹰红利持股集中度极高,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分别达到53%和60%。

  二季度末的持股中,德豪润达ST有色科力远塔牌集团中牧股份青岛软控等均为流通盘较小的题材股,但均涨幅惊人。由于业绩突出,金鹰基金公司也从2006年底不到2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成长为今年二季度末的近35亿元。

  “大家都很有信心,通过业绩提升带动公司规模的扩张。现在的金鹰跟之前的易方达、广发一样,都很有创业的气氛。”年中时金鹰基金一位投资核心人士称。

  在金鹰风头最劲的时刻,龙苏云决定离开,令金鹰基金内部感到震动。一位离开金鹰基金的人士透露,“龙总决定离职前后,公司分别有研究总监夏和平、机构业务部总监汪从飞主动辞职,另一位核心业务部门的总监也已经确定了离职。”

  据了解,原金鹰基金研究总监夏和平已经在宝盈基金上班,即将执掌该公司投资总监一职。而机构业务部总监汪从飞与龙苏云一样,选择在家休息。

  股权变数

  “董事会挽留了龙苏云三次,希望他能留下来,而即将进入的外方股东东亚银行方面也希望龙苏云能留下来,但没有成功。”熟悉龙苏云的人士透露。

  东亚银行是金鹰基金合资方,该银行子公司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入股金鹰基金11%的股份,而广州证券则将持股增至49%,四川新希望悉数出让手头20%的股份。这一股权变动方案目前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等待批复。

  知情人士透露,“东亚联丰投资是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未来还希望进一步增持金鹰基金股份。”

  东亚银行企业传讯部汤令贤称,“我们会留意市场上的并购机会。”

  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李民斌曾表示,由于当前的法律限制,无法开展保险与证券等银行外的金融业务,但是东亚银行一直都有与内地的基金公司进行合作,寻找合资机会。

  公开信息显示,金鹰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按照新的方案,金鹰基金的股东将变更为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9%、20%、20%和11%的股份。

  “公司未来希望能增资扩股到2亿资本金,包括广州证券在内的老股东都愿意增加资本金,东亚联丰投资有望通过增资扩股扩大在金鹰基金中的持股比例。”一位离开金鹰基金的人士透露。

  “很难说金鹰的未来会如何,是合资注入新的活力,还是龙苏云的离开导致人心不稳,我觉得目前来看,公司存在不少变数。”上述已离开金鹰基金的人士说,“董事会提出3年内规模要达到500亿元的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压力都不小。”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