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家基金公司已制定发行跨境ETF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 06:5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记者从相关人士获悉,跨境ETF已箭在弦上,华夏、博时、嘉实、国泰等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方案,如果协调顺利,最早在今年之内有望推出。据悉,ETF除了跟踪标的指数外,还涉及一篮子股票的买卖套利问题,但由于外汇管制,跨境ETF的套利交易短期内仍然悬而未决。

  全球十大指数有望挂牌

  在推出第一批主动性QDII后,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沪深交易所,都将发展QDII的重点转向了跟踪全球指数的跨境ETF。在基金公司层面,记者获悉,目前正在推出跨境ETF的基金公司包括华夏、博时、嘉实、国泰等大公司,其中,华夏基金(微博)正在准备的方案是恒生指数ETF方案,国泰基金(微博)准备的是纳斯达克(微博)100指数方案。

  据介绍,跨境ETF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根据巴克莱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在美国市场,跟踪境外证券资产的ETF规模占比为21%;在欧洲市场,跟踪境外证券资产的ETF规模占比为18%;在日本市场,跟踪境外资产的ETF规模占比为15%。香港跨境ETF的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4月23日,香港市场共有31只ETF产品,其中以海外股份为相关资产的上市交易所买卖基金为19只,跟踪境外证券资产的ETF占61%,跨境ETF数量占ETF产品总数的比例遥遥领先于美国和欧洲。

  而中国市场跨境ETF目前仍然是一片空白。随着国内投资者在国外市场配置资产的需求不断增强,跨境ETF在国内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未来全球十大指数都有望在国内沪深交易所挂牌交易,包括英国金融时报指数、德国DAX30指数、俄罗斯MICEX指数、法国CAC40指数、日经225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印度孟买指数、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巴西BOVESPA指数。

  务虚模式占主导

  不过,由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在交易时间、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差异,跨境ETF的发展需要解决技术问题。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未来跨境ETF的发展,主导模式是务虚,即跨境ETF的交易时间仍然是国内的正常交易时间,基金持有的证券资产托管在海外,并跟踪投资相关指数的成分股或者相关衍生产品,其余的如外汇转换等都不是难题,和现行的QDII结算一样。

  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认为,中国推出跟踪海外指数的跨境ETF,与海外推出的跟踪中国跨境ETF一样,美国巴克莱公司在2004年推出了跟踪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的ETF基金———FXI,美国交易、买卖时间也与香港不一样,但是通过务虚交易模式,FXI运作非常良好。

  在资金清算上,上述人士表示,国内是T+1,但是美国是T+3,那么资金清算就只能以最长的T+3的时间为准。

  套利交易悬疑待解

  对于跨境ETF的推出,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就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问,ETF除了在二级市场上的实时买卖交易之外,最大作用在于通过一篮子股票的买卖进行套利交易,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国内的投资者不能买卖海外股票,也就谈不上套利。如果这样,跨境ETF只能算是一只LOF基金。

  不过,此问题似乎已有解决之道。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发展跨境ETF的最大障碍确在外汇管制上,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方法可以解决。他表示,在台湾,像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机构就没有申购ETF一篮子股票的权利,那么,而只能委托巴克莱等机构帮它申购一篮子股票。鉴于此,未来国内推出跨境ETF后,基金公司也可以代客户买卖美国等海外市场的一篮子股票,从而达到套利交易的目的。

  此外,由于跨境ETF都有一个外汇额度,比如一只50亿美元外汇额度的跨境ETF基金,投资者很快就买满了,一级市场就申购不了,只能在二级市场上买,这很可能会导致ETF溢价交易。

  何谓跨境ETF

  跨境ETF,是指由国内的基金公司发起设立,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其标的指数为海外指数,基金持有的证券资产主要托管在海外,而基金份额在国内进行申购赎回和交易的QDII基金。

  目前国际上跨境ETF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跨境上市(Cross-list-ing),即将原本在A证券交易所挂牌的ETF,直接在B证券交易所挂牌。另一种是发行联接基金(Feeder Fund)。 跨境交易涉及两个不同地区交易所在管理机制、结算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的差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