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对多基金PK阳光私募

  证券时报记者陈致远

  在“一对多”出炉之前,记者接触到的部分阳光私募正豪情壮志打算发行信托产品,而现在,他们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深圳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长期来看,无论是财力、品牌积累还是和渠道的谈判能力,大部分阳光私募都要远远逊色于公募基金。

  一位业绩不错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近期他打算发行新产品,但原来的合作券商现在纷纷在转身给基金公司发行“一对多”产品,对他们爱理不理。

  与公募基金相比,阳光私募的客户认知度相对较低,除了吕俊、田荣华、李旭利、江晖等少数人有相当强的号召力之外,其他阳光私募的谈判能力都比较弱,客户在选择公募“一对多”和阳光私募的时候,更多会倾向于选择公募基金。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也认为,基金“一对多”业务在管理团队上与当前的阳光私募有着很大的区别,“一对多”管理团队是依托公募基金多年建设的投研平台。

  记者统计发现,在“一对多”管理团队的配置上,公募基金阵容相当强大。比如,博时基金“一对多”的管理团队拥有多年的年金管理经验,在2008年的大熊市环境中,博时的年金管理业绩非常优异,积累了一大批认可度非常高的机构客户。 鹏华基金“一对多”的投资经理杨俊还担任社保组合基金经理,。

  不过,一业内知名的阳光私募高管对记者表示,公募基金管理“一对多”,除了天生的道德困境之外,长期来看,公募和私募的竞争还得以业绩说话,因此,只要能把业绩做上去,阳光私募也可以活的很好,即使公募基金有如此多的优势,如果业绩做不好,公募基金“一对多”也得搞砸。

  上述人士分析表示,公募基金管理“一对多”的道德困境在于,如果公募基金把“一对多”的业绩做得太好了,就会被投资者质疑是利益输送,即使它可以证明一直是在公平交易,公平对待专户“一对多”和公募基金,但难以逃脱质疑;如果公募基金的“一对多”业绩做得不好,持有人又不会买账。

  目前发展不错的阳光私募也都是因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其中,吕俊的从容优势、江晖的星石、田荣华的武当、林少立的三羊等都在2008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所以现在发展势头非常良好。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星石、重阳、从容等知名阳光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20亿元左右,在这些公司的远景规划中,未来的资产管理规模甚至可能达到上百亿。而且,这些阳光私募基金经理都是从公募跳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在“弃公投私”之前,在公募就已有非常优秀的业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