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进入9月,基金“一对多”产品正式降临A股市场。9月1日,证监会首批放行了16家基金公司共39款“一对多”基金专户理财产品;9月4日,证监会又再次放行10多只“一对多”产品。
虽然“一对多”产品伴随着“维稳”的脚步走来,但“一对多”显然不是维护股市稳定的力量。不仅因为 “一对多”推出之初规模有限,而且更在于这个产品的性质,它将是中国富人投资的俱乐部,并不承担维稳的责任。
“一对多”产品的门槛设置决定了它们是中国富人的“专利”。根据规定,投资者参与单个资产管理计划的最低金额为100万元,这是最大多数的中国普通家庭所难以跨越的门槛。虽然不排除有些普通的中国家庭可以拿出100万元的资金出来,但要把100万元的资金全部投向 “一对多”产品,还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有的基金公司还考虑把“一对多”的门槛提高到200万元或300万元?
基金公司之所以考虑把“一对多”的门槛提高,原因在于“一对多”产品的热销。如首只发售的“中银专户主题1号”产品,9月2日上午拿到证监会的批文,当天下午5点半,该产品就宣告售罄,当日闪电募集规模近4亿元。而易方达基金的首单“一对多”产品,未卖先满——其200人的上限早就预约完毕。以至基金公司惊呼:“中国的百万富翁真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一对多”产品的门槛设置,显然有利于保证与扩大“一对多”产品的规模,更符合基金公司的利益。
而作为中国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来说,“一对多”产品明显优于公募基金,更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利益。投资“一对多”产品较之于投资公募基金来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首先,“一对多”产品可以量身定做。根据客户个性需求和风险收益偏好做相应的投资组合。而且,单一“一对多”产品的投资人数限定在200人以内,基金公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跟踪服务或贵宾服务,这是公募基金所无法做到的。
其次,在“一对多”产品中,投资者的利益与管理者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管理者除了对 “一对多”产品提取部分固定管理费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浮动管理费,是与“一对多”的投资收益挂钩的,大致为投资收益的20%。“一对多”产品的收益越高,管理者提取的浮动管理费越多。这一点显然与公募基金管理费的提取办法不同,更有利于调动投资经理与基金公司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其三,“一对多”产品不需要承担维稳责任。一些投资灵活的“一对多”产品,其股票投资的比例设为0~100%,在看好股市行情时,可以达到100%的重仓;而在不看好后市时,可以全部清仓,不像公募基金(如股票型基金),即便不看好后市,其股票仓位也不得少于60%,从而造成熊市时的制度性亏损。
此外,由于“一对多”产品与公募基金血浓于水的关系,为了让 “一对多”产品获得更好的效益,基金公司的利益输送是不可能完全阻止的。比如,在投资经理的安排上,投资信息的共享上,甚至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一对多”产品都有可能获得照顾。也正因如此,不排除“一对多”产品,有可能成为中国富人的一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