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康晓阳: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 09:46  股市动态分析

  本刊记者 魏薇

  康晓阳:深圳市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Ajia-Lighthorse Asset Management 投资总监兼CEO

  曾任君安证券董事副总裁兼投资总监

  今日投资创始人

  具有超过18年的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

  “寇可往,我亦可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以来,QFII日益作大。浸淫多年,外资在中国股市已成气候。而与此同时,一部分先知先觉的国产私募基金,也悄然出师海外,其中的领军人物,就是天马掌门人康晓阳。

  出海更是一种责任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球视野的中国概念基金,康晓阳旗下的天马全球宏观基金于今年7月正式发行,这已经是天马旗下的第三支具有海外背景的对冲基金。而从过往业绩看,天马旗下基金,取得了骄人战绩,并获多项全球第一。那么,康晓阳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吃到“进口螃蟹”的私募呢?

  在接受采访时,康晓阳坦陈,往小了说,成立海外基金,是为了寻找全球范围的大机会;往大了说,更是一种民族责任感使然。“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富豪阶层,在国际金融资本面前,不能只是待宰的羔羊。”

  康晓阳表示,与欧美发达国家以金融立国不同,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国际化程度不高。普通的投资者,盲目参与海外市场,很容易就被人“剪了羊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富豪杀手”的Accumulator产品(简称KODA)。KODA,即累股期权,在海外市场,KODA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但部分知名的外资投行,就是利用国人对国际投资品种的盲从,将其简单的包装为“打折买股票”,作为“理财产品”大肆销售。很多中国富豪毕生积累的财富,因此被洗劫一空。甚至到最后,购买了KODA的客户,都不知道钱是怎么没的,该向谁讨说法。说到欺骗,这些金融产品的设计者是不会承认的。仅从规则上,KODA是完全合法的金融衍生品,尽管“忽悠”肯定不对,但很难说是“违法”。

  康晓阳强调,在与国际资本的历次交锋中,吃亏的不只是中国人,自诩精明的日本人也栽过大跟头。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加之本币快速升值,国民财富快速膨胀。在“买下美国”的投资狂热中,国际金融资本抽离,导致日本经济“后院失火”。日元狂升之后剧贬,国民财富损失巨大。“简单的说,美国人把一样东西以100块钱卖给日本人,之后又花了20了块钱买回来。”对此,康晓阳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全球资本市场,关于财富吞噬和蒸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果中国有一些海外投资经验的基金或机构,那么这些投资者至少可以来咨询”。康晓阳说,中国需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

  独特的数量化模型选股

  在采访中,康晓阳反复强调“持续稳健的盈利”:股票投资既高深又通俗。它俗到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太太也会有赚钱的经历;说它高深,可能就连经济学家也有赔钱的教训。1000多、甚至上万只股票组成的市场就象一座森林,可能有100棵树是值得投资的。另外九百多棵可能会让你亏钱。一个老太太投资一次,很有可能无意就挑中了那100棵好树中的1棵,而经济学家呢,很有可能挑到另外的900中的一棵。但是,我们能就此断定老太太的投资方法和理论比经济学家好吗?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她的盈利只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再挑十次,我想经济学家的胜算概率显然要大得多。

  那么,天马持续稳健的盈利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这就是外界广为流传的“数量化模型+人为分析判断”。2002年康晓阳从美国回国,开始建立今日投资数据库。目前,今日投资数据平台拥有80余家研究机构1800多名分析师,覆盖99%的上市公司;拥有超过10几万篇研究报告,100多万条分析师盈利及评级数据,并保持每日持续更新。而天马的选股正在建立在这个数据平台的26种数量化选股模型。选股模型只是选股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研究员的深入研究和实地调研严格把关,寻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这个选股模型背后的逻辑是“三眼法”,即通过关注基本面、关注认同度和催化剂、关注技术面和市场表现等“三眼”对相对确定的公司进行组合权重优化,以提高投资效率、分散风险。

  康晓阳认为:作为一套设计严谨的程序,“数量化模型”比人为因素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尽管这套模型系统有可能漏选掉一些好股票,也不能保证挑出的每支股票都是好股票,但是显然,“如果只靠人就更难做到了。数量化模型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持续和客观。它只是执行你想法的工具。”

  而在风险的控制上,康晓阳和他的团队则是将客户的本金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市场不允许我们专业投资人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如果你的钱是侥幸投机赚来的,那么你一定会还给市场。”康晓阳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拿十万块钱投资,成功了九次,赚到了一百万。但是可能最后一次的错误,就可以将你以前赚的钱全部吐出来。为什么,因为你的投资基数已经变大,你不可能象当初一样再拿十万去搏,一定是前九次积累的一百万,所以只要一次失败,你就又被打回原形。因此,追求不败,或者说高确定性,是投资成功的关键。这或许就是康晓阳和他的这群来自各大国际知名投行、谙熟投资精髓团队的“共同语言”。

  在全球市场中寻找大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7月22日,天马旗下的海外基金“Ajia Lighthorse中国成长基金”率先突破历史高点,自06年1月中旬发行以来,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净回报率超过200%。7月23日,平安Lighthorse一期信托超越最高净值纪录,自06年10月中旬成立以来,累计净回报120%以上。目前,平安Lighthorse二期信托正在发行。面对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康晓阳谦逊地表示,我们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的眼光放在全球,机会自然就会比别人多。 “要在全球市场中寻找大机会”:中国的资本市场只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而股票也只是全球资产中的一个类别,不是唯一可以投资的资产,全球市场中包括外汇、大宗商品以及各种衍生品等等,投资手段也是多样化,在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运用现金或适当的杠杆,对投资标的做多或沽空,可以实现长期资本的绝对增值。

  虽然无意于批判公募基金,但康晓阳坦言,自04年开始,国内基金业出现超常规的发展,散户将手中的钱交给基金管理,使得市场的多空博弈,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少数几只基金之间的博弈。由于基金投资风格的趋同性太强,买卖行为非常一致,这样的市场暴涨暴跌也是难免的。因此,中国的基金业未来的出路,不是“窝里斗”,而是要走出去,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去磨练。“这不光是为了发展,也是为了生存。只有走出去,才能不狭隘的活下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抓住大机会。”康晓阳认为,国外的市场非常透明,对熟悉的人来说,投资难度并不高。

  关于价值投资

  “证券投资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我并不认为我的风格就是最对市场胃口的,但它是最适合我的。当然我也不会把我的投资理念强加于别人接受。”康晓阳表示,自己在跟业内其他专业人士交流时,更多地是带着耳朵去听,不管别人的想法对不对,至少可以了解市场各个参与主体的想法和思路,这样才能对市场博弈各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康晓阳也并不认同简单地把他归为一个“价值投资者”。“你告诉我什么是价值投资”采访中,他反问“难道研究公司的价值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显然,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康晓阳举例分析说,如果一支股票本来值100块钱,在市场出现不理性的恐慌性抛售中跌到了60块,这个时候,你一举进入,然后捡到了便宜货,一直拿到100再卖,那么,你可能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但是如果一支股票已经到100了,甚至120、150,你还在不断的买进,并认为公司可以成长到值1000块钱。那么你就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而是一个成长型的投资者。但是投资成长型的公司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成长的预期没有兑现,股价的跌幅往往会相当大……

  在采访中,作为一名专业投资人,康晓阳身上始终散发着激情和理性的光芒。“我的目标是,希望我的团队,有朝一日,能在全球对冲基金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并不是在乎赚了多少钱,至少在若干年后,如果有人谈及到中国人在海外的投资,有人知道,康晓阳的团队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