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召基金大佬重议业绩提成,华夏博时嘉实“三巨头”急盼银行放行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眼看着“一对多”的接连获批,因为业绩提成没谈拢的大型基金公司和银行再次坐到了谈判桌前。有消息人士透露,经过监管层从中斡旋,工行将于今日召集基金大佬再商业绩提成,而“三巨头”也急盼银行放行,尽快在“一对多”上有所斩获。证券时报记者同时获悉,第二批获批的“一对多”产品将于今日拿到备案函,深圳、上海数家基金公司榜上有名。
“三巨头”何日出头?
由于大型银行和基金公司在“业绩提成”方面仍存异议,市场人士认为,华夏、博时、嘉实“三巨头”在第二批“一对多”上大有斩获的可能性不大。
“一对多”跑步入市,而“三巨头”却鲜有获批,两相比较之下,大型基金公司和大型银行的利益博弈清晰可见。业内普遍认为,由于“五大行”普遍以工行“老大”的动向作为风向标,工行和基金大佬今天的谈判将成为此番博弈的关键性事件。
“大基金公司还是希望银行放弃参与业绩提成的条款,改用其他方式来弥补。”有消息人士透露,上周五下午,监管层和几大行沟通了业绩分成条款,部分银行的说法已经有所松动,工行更是同意周一召集基金大佬再商业绩提成,而银行不参与业绩分成的“损失”可能通过销售服务费来弥补。
“反对同盟”的瓦解也不是没有可能。有基金公司人士说,为了在“一对多”市场上抢占先机,夹在监管层和银行之间的非银行系基金公司纷纷选择中小银行和券商作为代销渠道,在竞争压力下,由几家大银行组成的“反对同盟”很可能瓦解。
“第二批”产品接连获批
对“手里有粮”的基金公司来说,首批“一对多”的获批显然还没有完全释放其“产能”,就在第一批产品火爆认购、神速募集的背景下,第二批“一对多”接连获批。
9月4日,又是周五、又是下班时分,深圳多家基金公司接到消息,第二批“一对多”产品获批,下周一可拿备案函。
“‘一对多’可谓一波三折,上报材料、打回材料重新修改都是在周五,现在,我们一到周五神经就高度紧张,惟恐突然有什么变化,又得加班。”一家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笑称,在他们的忐忑之中,上周五又应验了这一说法。此时距9月2日证监会批下首批36只“一对多”产品仅两天。
由于有专户牌照的基金公司每次“可备案3—5个产品”,“第二批”的规模会不会在首批36只的基础上大扩容?“第二批‘一对多’的数量很有可能少于上一批。”有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有二:“第二批”基本是针对此前“已上报暂未批”的产品;部分银行和大型基金公司对是否参与业绩提及替换方案仍未谈妥,大基金公司的产品可能继续被“雪藏”。
据不完全了解,在第二批“一对多”名单中,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有3只产品获批、深圳另有一家基金公司有1只产品获批,上海有两家基金公司各有1只产品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