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弘基金旗下业绩为何全线垫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 23:48  投资快报

  基金暗井(1)

  记者 孙倪

  “第一垃圾,天弘精选”!这是投资者在基金吧里的留言。天弘基金有这么糟糕吗?记者仔细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天弘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几乎年年垫底,历任基金经理都是初哥,投资操作总是踏错节奏买错股。差基金的所有毛病竟然集于一身,可谓“极品”,难怪投资者如此愤懑。

  基金业绩的沦陷让不少投资者弃暗投明,但仍有部分人抱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念头,坚守阵地。但是面对公司股东实力不强、规模小、投研团队弱的天弘基金,要见明月恐怕是天方夜谭。有专家建议投资者,对于此类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要尽量回避;已经持有的投资者,坚决赎回方为上策。

  基金史上绝无仅有:旗下基金业绩全线垫底

  天弘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管理3只基金,其中2只是偏股型基金,分别是2005年10月成立的天弘精选和2008年12月成立的天弘永定成长;1只为债券型基金,为2008年4月成立的天弘永利债券基金。

  翻看它们的历史业绩,只能用“触目惊心”四字形容。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成立时间较长的天弘精选今年以来(截止至8月28日,下同)的净值增长率为23.26%,同类基金排名为倒数第三。该基金在2006年、2007年同类基金排名分别为倒数第一、倒数第四。2008年排名情况有所好转,在159只同类基金中排第62名,可惜这是基金净值损失最惨烈的一年,年回报率为-50.3%。

  在去年年底成立的天弘永定成长与天弘精选相比则“更胜一筹”。没有任何业绩负担的天弘永定成长,在今年上半年202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包括指数型基金)排名第189位,仅超过了今年3、4月份以来成立的13只新基金。而更让人诧异的是,截止至4月29日,天弘永定成长单位净值仍在1元之下,而那时大盘的涨幅已经累计到35.55%。

  股票投资不行,债券投资也很失败。天弘永利债券基金也处于同类基金的倒数状态。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天弘永利债券A近6个月以来回报为-2.18%,天弘永利债券B近6个月以来回报为-1.99%。而同类基金同期平均回报为1.30%,全债指数为0.24%。债券型基金本来可以作为稳健型的产品,天弘永利债券在全债指数为正的同时,业绩也能为负,真能凸显其倒数功力!

  投资者愤恨,股东挥剑砍“情丝”

  旗下所有基金业绩都“垫底”,这在基金历史上还真的绝无仅有。

  这样的业绩,怎能不叫持有者愤怒!

  “就是一头猪也绝不会蠢到如此地步!”

  “天弘经理,还钱,快还我们本钱,我们血汗钱!”

  “天弘=垃圾,都撤吧,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吧!”……

  投资者在网上的控诉罄竹难书,充满了绝望、愤恨和诅咒。

  不单基民心怀愤恨,就连基金公司的股东也大称失望,拂袖而去。漳泽电力在去年5月就把持有的26%股权全数转让给乌海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虽然股权转让已过去1年了,但近日记者采访漳泽电力董秘王一峰时,谈及天弘基金公司,他的语气仍颇为激动。他称,在公司注资天弘基金公司的3年里,天弘基金没给公司带来半点收益,反而亏损年年。

  “在05年亏损,天弘基金公司给我们的答复是基金还未成立,公司经营的管理费用较大。但在2006年、2007年也亏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搞的!”

  王一峰表示,公司当初涉足基金行业,本想在证券市场分一杯羹,而天弘基金公司的盈利状况的确让人失望。于是公司立定决心在去年卖出股权,专心在电力主业发展。

  根据年报显示,漳泽电力当年投资2600万元在天弘基金公司身上,但三年时间累计亏损高达2330万元。难怪漳泽电力要挥剑砍“情丝”了。

  股东实力不足,高层决策一错再错

  天弘基金公司为什么这么差?记者仔细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天弘基金公司竟然把差基金的所有毛病集于一身:股东实力不强、规模小;投研团队弱,历任基金经理都是初哥;投资操作总是踏错节奏买错股。真可谓“极品”。

  一位资深的基金行业分析师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一个基金公司强大与否主要看两个条件,一是公司股东的背景力量,二是公司的投研团队。

  天弘基金公司先天不足,股东实力不强。天弘基金公司成立时有三家股东,分别为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的出资比例分别为48%、26%、26%,出资额分别为4800万元、2600万元、2600万元。

  在原三大股东中,漳泽电力的主营业务与金融行业相距甚远。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向记者表示,不能给天弘基金公司提供有效支持,也是转让股权的一大因素。

  第一大股东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有资金管理的经验,但在背景实力和规模上与别的基金公司股东相比却是难以媲美,无论是重要销售渠道背景还是一套完整的投研系统,都难以给与帮助。

  乌海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天弘基金公司的新股东,与原股东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样,对金融投资并不在行,而且公司规模并不大。

  “行内人都知道,股东力量对基金的运作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股东实力弱小,天弘基金公司在起跑线上已经输了一大截。”资深的基金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股东力量弱,组建的公司领导班子草包。种种事实表明,天弘基金公司的决策糟糕透顶。

  天弘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但一直到2005年8月才发行第一只基金天弘精选。按照常理来说,新基金公司从成立到发行第一只基金都会在短短几个月以内完成,而天弘基金公司却足足拖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一只筹备时间过长的基金,前期工作应该很充足,但天弘精选却偏偏撞到枪口上——募集期严重撞车。天弘精选公开募集时间为2005年8月22日-9月21日,托管银行为工商银行。而这一发行档期和工银瑞信旗下首只基金核心价值基金的发行时间部分重叠。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便是中国工商银行,同档期只能力荐一只基金的工商银行肯定是主推“亲生子”核心价值基金。

  “情报”严重失误,导致的结果是天弘精选只好延长募集时间,但最终也只筹集到3.39亿元。

  本来,吃一堑长一智,但天弘偏偏一错再错,在第二只基金的发行上又失误了。

  天弘基金公司曾在2006年中上报了一只货币基金。而2006年正是牛市之初,其他基金公司都争相申报权益类基金,监管层也倾向于更多资金入市,因此集中于批准偏股型基金。天弘基金公司又一次判断错误。

  仅仅从基金发行,就能看出整个基金公司的决策出现了问题。领导班子不专业,不能有效领导公司的运作,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

  投研团队捉襟见肘:基金经理几乎全是雏鸟

  “基金规模小并不是致命伤,许多小型基金公司也能运作良好,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这便取决于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实力。”基金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遗憾的是,先天不足的天弘基金,后天也无法“强身健体”,4年以来投研团队没有出过一个猛人,基金经理几乎全是初哥。

  天弘基金公司历任基金经理一共9位,除了2008年加盟的吕宜振之外,其余8人在任职前从未有过基金管理的经验,有些甚至金融从业经验并不丰富。纵观整个基金业,并没有哪家基金公司像天弘一样,全部让雏鸟上任。基民的钱在天弘基金公司这里,变成了新兵最好的操练场所。

  新兵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哪个明星基金经理不是从新兵历练出来的?关键在于新兵要有千里马的实力,基金公司能有伯乐的眼光。可惜的是,天弘基金公司所招聘的雏鸟都不成才。

  天弘精选:投资总监掌舵也垫底

  天弘精选第一任基金经理陈天丰,任职期为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在他管理期间,天弘精选在同类基金的排名为45/46,倒数第二,任期回报为4.8897%,还不及同期同类基金平均回报25.6876%的零头。

  陈天丰在担任基金经理之前,曾在1994年进入天津信托投资公司,历任证券部、投资银行部、证券研究部研究员,证券研究部经理;2001年进入易方达基金公司,从事开放式基金筹备工作;2002年进入天弘基金公司筹备组工作。

  由于天津信托投资公司规模较小,能赋予陈天丰的投研平台较为有限,陈天丰的证券研究水平可想而知。之后陈天丰在易方达“打个白鸽转”,不知是否因为陈天丰是天弘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天津信托投资公司的老员工,天弘精选第一任基金经理便理所当然由他担任。更不可思议的是,从未有资金运作经验的陈天丰居然还被聘为天弘基金公司的首任投资管理部总经理。试问如此资历的人已能充当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其余投研人士素质会停留在哪里?

  天弘精选第二任基金经理王国强,在2002年7月就职于华夏基金公司从事研究工作。2004年5月加入天弘基金公司投资管理部从事研究投资工作。2005年6月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尽管有在大公司做研究的经历,但他显然不是千里马。王国强在2006年4月至2007年7月担任天弘精选基金经理,期间天弘精选排名64/64,彻底垫底。

  天弘精选第三任基金经理许利明,任职期为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任期基金排名为85/ 146,任期回报为-30.568%,同期同类基金平均为-28.2477%。终于脱下了倒数的帽子,虽然只是处于中游位置,但已经是天弘精选迄今最好的成绩了。

  许利明自1998年开始从事证券行业工作。历任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总部项目经理,湘财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北京鹿苑天闻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投资顾问。2007年6月加盟天弘基金公司,历任投资部研究总监、天弘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助理。许利明是天弘历任基金经理中少有的有过往投资管理经验的人才。可惜的是,今年3月这位良将却告别了天弘基金公司。

  天弘精选现任基金经理共有2人,吕宜振、徐正国。

  徐正国自2004年开始从事证券行业工作,通过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考试。2004年7月加盟天弘基金公司,历任固定收益证券研究员、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员、行业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07年7月起担任天弘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助理。通过CFA考试后刚满三年,刚刚符合基金经理任职条件就迫不及待地被推上了基金经理助理的位置,成为未来基金经理的接班人,难道天弘基金公司如此地缺乏人才?拿着基民的血汗钱来历练,徐正国任期基金排名为194/200,任期回报14.4432%,同期同类基金平均27.6729%。

  吕宜振,天弘基金公司现任投资总监,同时兼任天弘精选、天弘永定成长的基金经理。他自2001年开始从事证券行业工作。历任易方达基金公司研究主管,信诚基金公司研究总监、信诚精粹成长股票基金经理。2008年10月起担任天弘基金公司投资总监。

  吕宜振有一定的基金管理经验。但是他以前管理业绩表现平平,信诚精粹成长在吕宜振任职期内,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的中等位置,任期基金排名为67/ 104,任期回报为70.0555%,同期同类基金平均77.8607%。吕宜振加入天弘两个基金的管理已有5个月的时间,但两只基金的排名状况并无改善。在他的任职期内,天弘精选、天弘永定成长的排名分别为194/ 200、184/ 203。这或许印证了基金经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后台的投研支持其实更重要。

  天弘永定:从债基转任股基很儿戏

  天弘永定价值现任基金经理马志强,任期基金排名为195/ 195,任期回报为14.4022 %,同期同类基金指数为51.0724%。他自2001年8月至2002年9月任东北证券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任北京蓝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主管,2004年11月加盟天弘公司,历任见习研究员、行业研究员、宏观研究员、研究部主管助理、天弘永利债券基金经理助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天弘永利:一年三换基金经理,越换越差

  天弘永利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也全部是雏鸟,而且变换十分频繁,有越变越差的趋势。

  天弘永利基金经理从成立以来共有3人。第一位基金经理蔡采,任职期为2008年4月18日至2008年5月29日,只有短短的41天,建仓期都没结束,实际操作水平没能充分反映。

  第二位基金经理袁方,任职期为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任职期内天弘永利债券A、B的排名分别为32/ 45、29/ 45。

  第三位基金经理也就是现任基金经理姚锦,从今年3月开始任职,迄今天弘永利债券A、B的排名分别为92/ 94、89/ 94。

  由此看出,天弘永利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在直线下滑,如此下去,业绩变为倒数第一的日子也近了。

  遭遇离职潮

  “许多小型基金公司由于经费不足,没有能力聘请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只能随便拉来一些具备基金经理条件而不管有没有经验的人来管理基金了。”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投研力量严重不足的天弘基金今年上半年经历了一次地动天摇的离职潮。天弘基金公司的良将、投资部副总经理许利明选择在今年3月份离开。机构理财部总经理陆林枫、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袁方、电子商务部经理张学智等人陆续都在今年上半年离开,固定收益部除了总经理离开,还有一名员工跳槽去了中金。整个天弘基金公司只剩水平一般的吕宜振在支撑大局。

  为什么天弘基金公司吸引不到真正的人才?天弘基金公司每年在吞食基民们的管理费时,有没有想过如何提高投研水平?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显然没有结果。

  投资运作频频失误:总是踏错节奏买错股

  投研团队薄弱,基金经理稚嫩,在制定投资策略时,便容易出现致命性的错误。基金获利的主要手段就是选时、择股,但天弘没有一项擅长。踏错市场节奏、错过市场热点、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等,成为天弘基金近几年重复循环的错误。

  06年选时失误:过分轻仓踏空市场

  天弘精选在成立之初已经马失前蹄。在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的牛市初期,天弘精选一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保守成了天弘精选那段时期的主要策略,这在仓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5年底,成立了约两个月的天弘精选股票仓位仅为11.13%。在2006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末,天弘精选的股票仓位分别为26.85%、39.63%。而2006年上半年,上证综指就上涨了44.02%。

  天弘精选在2006年四季报终于承认了踏空市场的错误。“本基金在 2006 年上半年对牛市行情估计不足,投资上较为稳健保守,股票仓位过低,错过了上半年因股改而引发的牛市行情,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仅略高于10%。”

  直至2006年下半年,天弘精选才开始逐渐加大股票仓位配置,但配置比例仍然不高。在三季度末,股票仓位提升至60.08%;四季度末,股票仓位为70.78%。

  虽然股票仓位有所提升,但三、四季度的重仓行业配置似乎捉不住市场的热点,甚至相背离。在四季度中,重点配置的行业仅有两个略高于同期大盘涨幅,其他重点配置行业的涨幅皆仅为同期大盘涨幅的一半左右。

  天弘精选在2006年全年业绩只为50.31%,而同期大盘涨幅已达到130.43%,两者相差80.12个百分点之多!踏空市场,2006年天弘精选业绩排名倒数第一确不出奇。

  07年选股失败:在山顶狂买地产股

  天弘精选2007年业绩倒数的致命伤是错判市场买错股,最典型的是在牛市最高峰才重仓杀进房地产板块。

  2007年前三季度地产指数涨幅惊人,累计涨幅为179.64%,第三季度末的指数也到达了一个历史高度。

  从季报可以发现,天弘精选在07年前三个季度并不重视房地产行业,配置比例分别仅为1.95%、1.3%、2.4%。

  天弘精选错过了前期的丰厚收益,心有不甘,第四季度大量买入地产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一跃而上至8.76%。但很不幸,天弘精选接到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整个地产指数在四季度的跌幅为-18.08%,大大超过上证综指的同期跌幅-5.24%。在高位买入地产股的天弘精选损失惨重。

  在四季度的十大重仓股当中,第一大重仓股就是金地集团,占基金净值比例为1.43%。但金地集团在四季度下跌幅度却达到了23.99%。另一重仓股保利地产,占基金净值比例为2.47%,它在四季度的下跌幅度为13.09%。

  没有及时在高位套现,也让天弘精选的高额收益大大地减少。云南铜业在天弘精选07年后三个季度的十大重仓股中都有露脸。原本云南铜业在第三季度末已经为天弘精选带来748.86%的高额涨幅,但天弘精选并没有及时获利了结。四季度云南铜业跌幅高达40.92%,之前的高收益突然变成了镜花水月。

  08年风险控制失效:净值打了五折

  天弘精选2008年在股票市场的操作,依然不如人意。在2008年初,天弘精选没有很好地预测到熊市风险。在一、二季度报中,基金管理人都表示长期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基础依然牢固,A股市场仍有投资机会。

  一直到三季度,天弘精选才认识系统风险的存在,需要对股票仓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天弘精选的股票仓位终于由一、二季度的81.9%、79.19%剧降到62.03%。但为时已晚,该年的收益率创下了天弘精选历年新低:-50.3%。

  09年操作误入歧途:频繁短线操作

  观察2009年一、二季报,记者发现,天弘精选在两个季度末的行业配置与重仓股都基本符合市场热点。在第一季度天弘精选超配了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这两个行业在一季度分别上涨了51.78%、62.99%。在二季度超配了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这两个行业在二季度涨幅分别为25.27%、49.71%。

  但在2009年上半年,天弘精选业绩依然倒数。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这有可能是追随市场热点所致。由于今年年初A股反弹势头强劲,并且热点轮换速度较快,许多机构都不能捉住市场变换的速度,频繁操作很容易高买低卖招致损失。

  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天弘精选今年上半年的换手率为346.70%,在203只股票型基金中换手率排名第15位。这充分印证了专业人士的判断。

  而且,翻看过去的年报,天弘精选的股票投资换手率一直远远高于基金平均水平。长年频繁操作,依然捉不到热点的节奏,天弘精选真是倒霉透顶。

  “牛市买旧基金,熊市买新基金”,这几乎是基金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样的投资金典在天弘永定成长中似乎不起作用。成立于去年12月的天弘永定成长本该是毫无历史负担的,但它的业绩表现却让所有人跌破眼镜。

  今年一季度,天弘永定成长的股票仓位仅为50.83%。在仓位为王的一季度,低仓位无疑成为了天弘永定的致命伤。但是,直到今年4月29日,天弘永定成长的单位净值仍在1元之下,而同期大盘涨幅已经达到35.55%。低仓位为何会让业绩为负?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答案可从半年报轻易看出。天弘永定今年上半年的换手率为457.55%,在目前披露中报的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4。很明显,天弘永定的短线波段操作十分蹩脚。

  无可救药,坚决赎回

  由于天弘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几乎年年垫底,导致许多投资者用脚投票。

  有媒体指出,天弘永定成长一季度的规模已由2009年初期的8400万份缩减至6000多万份,锐减2000余万份;而6000多万份中,股东和自己员工合计持有规模近5000万份,市场投资者持有规模仅仅1000余万份。今年2季度,由于赚钱效应,基民热情空前汹涌,天弘永定的基金规模终于有所上升,但也仅为1亿份左右。

  公募基金一直都是打着专业理财的旗号为投资者服务,但是如此之差的业绩水平似乎并不能显现专业理财的财富增值效应。投资者把金钱托付给基金公司管理,就算亏损也要一定的管理费用,这本来是常理,但一家业绩排名一直倒数的基金公司,还有何面目继续收管理费?

  天弘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的年管理费率为1.5%、年托管费为0.25%,天弘基金公司收取广大投资者管理费用的同时,有没有想到应尽的责任?从长远来说这不仅仅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对自己的名誉也是重大的损失。

  许多基民仍不放手天弘基金,主要原因就是寄望于日后天弘基金可以逐步好转,甚至强大。但是从2005年成立至今4年多的时间,天弘基金没有长进。

  有基金评论人士指出,基金虽说是长期投资,不能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但面对一个常年业绩排名倒数的基金公司而言,大局已定,早走为妙。持有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坚决赎回才是上策。他提议投资者尽早赎回天弘旗下基金,改为申购优秀的基金,以尽早挽回损失获取收益。

  面对一个不负责任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又何须手软?赎回便是!

  持有者心碎

  天弘经理,还钱,快还我们本钱,我们血汗钱!

  作者: 218.1.168.*   2009-08-31 09:19:39    

  涨时你是缩头乌龟,跌时你一马当先。

  作者: 61.133.209.*   2009-08-25 14:31:07

  呼吁上级主管执法部门彻查天弘公司资金运转情况

  作者: 123.130.41.*   2009-09-02 18:15:42  

  趁着好的机会,大家赶紧调整基金品种吧,天弘不能等!天弘等下去只能是倒数第一,估计必须有2年的牛市,可怜的基民们才能在天弘公司回本,呵呵,届时可能调仓的人早都赚了!这个基金2年了,发现是骗子,越等越伤心!醒醒吧,可怜的基民们!

  作者: 61.150.101.*   9/2/2009 11:56:39 AM

  基金经理一定又再搞名堂了!否则就是一头猪也绝不会蠢到如此地步! 广大的天弘基民们,天弘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基民们的利益!他们一手拿着我们给予的高额报酬,一手还再暗地里黑着大家的投资款!

  作者: 211.157.173.*   2009-01-18 14:09:08

  我也是一元买进的,买一万,六毛九时卖了,真是只烦鸡,再也不要指望它了,卖了心情还好点,你看现在又六毛五了,还好早卖。

  作者: 121.31.59.*    2009-08-10 12:59:36

  不知这个经理是怎么搞的,涨了多半年也不见加仓,最近加仓了,人家却调整了,一点业务素质都没有,配当什么经理。

  作者: 121.25.49.*    2009-08-10 15:23:01

  天弘=垃圾,都撤吧,没好了,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吧!!!

  作者: 221.123.128.*   2009-08-20 10:02:57

  天弘精选基金现在正式更名为天跌精选基金。

  作者: 124.22.197.*   2009-08-12 16:00:11

  痛并等待着。等待并煎熬着,煎熬并愤恨着。若回本,力宰不赦!

  作者: 115.49.125.*    2009-07-16 12:47:44

  十大重仓股全部大跌,呵呵,有才!

  作者: 124.116.161.*   2009-08-06 10:07:24

  从春节以来的一波大行情来看,天弘涨了也不够10%!可是这短短的三个交易日里。天弘竟然跌去了逾10%!既然涨的不好,就应该抗跌啊!可是无耻天弘总是跌多涨少!……这就是天弘的专业理财的水平么?就是闭着眼睛操作也不至于差到如此地步啊!……天弘的基民用自己的血汗钱,高薪金供养着这些所谓的专业理财的经理们,可是它们居然还要得无厌,还要在每天的净值里继续污基的分分角角!基民只是要求它不要太差!排在中上的水平总可以吧?可是就连这种水平天弘的基金经理们竟然也无法做到!由此可见,天弘基金公司由上而下已经彻底的烂掉了!……等着倒闭了!

  作者:125.58.224.*   2009-03-14 08:19:10

  基民只是要求它不要太差!排在中上的水平总可以吧?可是就连这种水平天弘的基金经理们竟然也无法做到!由此可见,天弘基金公司由上而下已经彻底的烂掉了!……等着倒闭了!

  作者:125.58.224.*   2009-03-14 08:19:1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