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对多输送的不只是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 22:52  北京晨报

  上周证券市场最有“料”的事件非“一对多”莫属。首只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中银专户主题1号,从上周三上午9点获得批文,到下午5点半结束募集,这个门槛在100万元的理财产品,竟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就募集了4亿元,创了基金募集纪录。

  据估计,目前发行的“一对多”将募集资金上百亿,这百亿资金如果近期入市,将会给积弱很久的市场输进新鲜血液。但输送资金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探讨一下申购方为什么如此看好这种理财方式,“百万富翁”们为什么如此求之若渴,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一对多”绝对收益的原则,使其类似于阳光私募。“绝对收益”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收益,“一对多”会突破固有藩篱,不像其他公募基金那样设有严格的股票仓位下限,市场情况不好眼瞧着赔钱,而“一对多”仓位就可以降到0,或者运用安全垫策略控制下行风险;如果市场好转,操作也会更加灵活,可以增加股票仓位,也可以通过投资封闭式基金、ETF、打新股等,以套利手段获得收益。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酬金提取制度。基金公司可以从“一对多”业务中提取不高于委托投资期间净收益20%的业绩报酬,提取的虽然不多,但这意味着基金公司的利益有一部分已经和这个产品的业绩,也就是客户收益捆绑在一起了,这样基金公司就会更有积极性去获取绝对收益。

  有业绩提成,基金盘子又小巧,还能给基金经理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诸多优势引得名牌基金经理们纷纷从普通公募基金转到了“一对多”。

  尽管现在有很多专家怀疑“一对多”的赚钱能力,但以上种种为今后的盈利已经搭建好了平台。无疑,“一对多”在为股票市场输送资金的同时,更为投资市场导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基金操作新体验,这吸引着“百万富翁”们进入,当然也让中小散户感叹:如果普通公募基金也有这样灵活的制度,能获得绝对收益,那基民该有多幸福!

  ●刘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