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哪些阳光私募在暴跌中成功逃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 12:12  和讯网-红周刊

  哪些阳光私募在暴跌中成功逃顶

  ————2009年8月中国阳光私募业绩排行榜点评

  《红周刊》特约作者 张师丞

  在今年以来的涨跌行情中,在这一轮涨跌中,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的争论又在私募界开始热热闹闹地议论起来。从一年多的榜单解析可以发现,从短期看,私募基金业绩要出人头地,还是要靠趋势投资,不论如星石系的见好就收,还是如鑫兰瑞系的精选个股;而崇尚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至今还很少有显山露水的产品。

  月度榜:围棋高手独领风骚

  在最近一个统计月度中,上证指数从3266.92点冲顶3478.01点,旋即俯冲式下跌到2911.58点,月度跌幅高达10.88%,如果从最高位算起,跌幅更达16.29%,个股价位跌幅超过30%的遍地都是。

  在这种行情中,第一财经阳光私募榜单收集的225个私募产品的月度平均回报率为-8.64%,同期213个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为-9.166%,两者均略好于大盘。

  在这次月度榜单中,除了排名第13位的中融以太,前20位大多是新的阳光私募产品,其他都是2008年后成立的新锐(见表1)。

  月度榜单排名冠军是刘睿执掌的鑫兰瑞产品,其第二个产品鑫兰瑞二期紧随其后,排名第4。这家扎根于成都的私募投资公司,风格明显适合于趋势投资,其第一个产品,在短短一年里取得了接近90%的业绩回报,而本月在大盘下跌10%的时段,业绩却不降反升,赢得12%的惊人回报。这家西部私募投资公司的掌门人刘睿是原国家少年围棋队的高手,以黑白道运用于阴阳线之中,达到很多投资高手难以企及的境界。

  这次绝对收益不错的还有排名第6的中睿合银,在统计时段大盘下跌7%的情况下,其净值上升了5%,还有一个同系列产品排名第11。这家公司尽管注册在深圳,其领军人物还是鑫兰瑞的掌门人刘睿。也就是说,刘睿系的4家产品包揽了月度榜单的第1、第4、第6和第11位。

  在整个下跌过程中,依据月度榜单大致可以分析出,哪些私募逃顶成功,哪些重仓被套。除了业绩超群的刘睿系外,在7月榜单中由于仓位过轻业绩表现不佳的老牌稳健选手江晖的星石系,在随后的8月暴跌中顺理成章地几乎毫发未损,同样的原因也使云南国投的中国龙系、朱雀系、淡水泉系、中融以太基金成功逃顶。而上半年来一直持仓很轻的中欧瑞博系、塔晶系当然也幸免于难。

  排名靠后的一些产品则基本属于重仓高位被套产品,而超过同期大盘跌幅的净值表现,说明其个股选择也有失误。如裴继伟的道合系、李雅非的红山系、朱南松的证大系,这次可能受伤不浅。

  近3月榜:老牌私募枯木逢春

  近三个月,上证指数从2676点上涨到2911点,涨幅只有8.78%,龙腾基金以42.4%的回报率第一次夺得季度冠军。而与月度榜不同的是,近三个月排名靠前的倒是一些老牌私募(见表2)。除了罗伟广执掌的新价值系位列第4、第5位、刘睿的鑫兰瑞位列第13位外,久违榜单前列的明达系、林园系和东方马拉松基金都跻身前20名。而红山系、武当系尽管损失不大,但排名明显靠后。

  同期的210家公募产品的绝对回报率为6.82%,比大盘略逊,更逊色于私募基金的9.34%的平均业绩回报率。

  近一年榜:5个产品业绩翻番

  从最近一年的统计时段看,上证指数从2008年8月到2009年8月,上涨不到5%,但私募基金的绝对回报率却十分惊人。成立时间满一年以上的138个私募产品,其绝对平均回报率为30.4%,远远跑赢大盘。如果去除其中亏损的10家,平均回报更高达34%。

  同期158家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平均绝对回报率为4.94%,与大盘相差无几。可见在先抑后扬的市场变化中,私募基金整体上很好地把握了市场机会,尤其在这种大上大下的趋势化行情中,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受制于仓位控制的公募基金则在这种行情下,业绩明显受到极大制约。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有5个私募基金的产品在这一年取得翻番的业绩(见表3)。其中,石波领衔的尚雅系占据其中的三席,罗伟广的新价值2以微弱优势夺得亚军。吴险峰的龙腾系列占据第5。巧合的是,这几家产品在去年的大跌行情中,净值都只剩0.6元左右,在今年的行情中咬紧牙关,如今都获得了净值的正收益。

  排在近一年榜单前列的还有明森系、朱雀系、淡水泉系、明达系、世诚产品、从容系,这个顺序基本上反映了这一年来阳光私募的大致格局。而稳健性的选手如星石系、中国龙的一些产品,在近一年的榜单反而并不显得十分突出。

  阳光私募三大新动向

  点评/张师承

  银行通道豁然开朗

  近一个月,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光大银行筹备发起了中国第一个阳光私募基金包项目,遴选了在私募基金界声名卓著、过往业绩良好的5家私募基金公司作为其投资管理人,统一管理一家名为“光大银行阳光私募基金包”的集合资金项目,并将投资门槛从100万元降低到50万元。

  这个私募基金包项目的推出,标志着银行渠道开始渗透到私募基金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拓展了私募基金产品的发行渠道,这对于兴起于近两年的阳光私募来说,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当然,这个带有实验性的产品,其健康发展还有待于被选入的私募基金产品的良好业绩表现。除此以外,一些银行、券商、信托公司也在积极筹备类似产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良好业绩展示的私募基金公司门前门庭若市不会是一句空言。

  大资金绑定私募共同发展

  过往的私募基金投资公司,都是以领衔人物自己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招募三五个投研人员,从小开始做起,随着管理资金规模的扩大,一点点扩展市场份额。不论是最早由市场派人士发起的明达系、道合系、朱雀系,还是由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如吕俊发起的从容系、石波发起的尚雅系、江晖发起的星石系等概莫能外。

  但是,最近私募投资界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投资管理公司,就是大资金寻找到优秀公募基金管理人,共同绑定成立私募投资公司。其中最著名的一家是由私募大佬、前君安证券悍将裘国根和前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共同组建的重阳投资管理公司,另外一家是由前富国基金副总陈继武和雅戈尔集团共同成立的凯石投资管理公司。

  这些公司的特点是注册资金规模大,领衔的投资人员不用为管理资金的来源担忧,投研人员往往来自公募基金中的明星基金经理。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些投资公司不一定对外发行产品,其服务对象应该更加私人化,操作风格更加私募化,可谓“私募中的私募”。

  公募“一对多”叫板阳光私募

  近来,多家公募基金的“一对多”产品已经获批。所谓公募基金的“一对多”业务是相对于过去公募基金专户理财账户的。由于公募基金的一对多投资门槛也是100万元人民币,业绩也需要每月公布,其运作模式相当于在公募基金旗下设立一个相对封闭的私募化产品,使公募私募化的味道更加浓重。

  相对于公募基金“一对多”项目,私募基金界的普遍感觉是并不会对其资金来源起到分流作用。由于阳光私募基金本来就是完全市场化的产物,靠的就是业绩说话,所以在激励机制、产品规模上,跻身于公募基金内部的“一对多”项目很难对私募基金有实质性的影响。反而是同为公募基金内部的公募产品和“一对多”产品,在同一投研平台上,业绩上如果有较大差异,如何向各自客户解释则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

  不过这种同一公司内不同产品投资业绩的差异化问题,在私募投资管理公司中,随着资金规模的上升,管理产品家数的上升,也将会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