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发文规范基金评价行业让基金远离喧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曲瑞雪

  鱼龙混杂的基金评价机构有望得以规范。中国证监会8月13日发布了旨在将基金评价机构纳入有序化、规范化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一出,即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银行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最突出的一点是避免基金评价的短期化。这显然有利于基金行业从当前的喧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为基金营造一个更为持续和稳定的环境。”

  避免排名短期化意义重大

  国内基金评价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所做评价通常只考虑基金业绩和波动风险等外在因素,且评价的期间和更新间隔过短。这不仅导致基金管理人片面关注基金净值增长,忽略资产配置的长期效益,不利于基金公司建立科学的投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基金销售机构依据短期评价结果推荐基金,可能对投资人产生误导,不利于投资人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征求意见稿对从事基金评价业务的机构做出了统一的“八不准”规定,即:不准对不同分类的基金进行比较;不准对同一分类中包含基金少于10只的基金进行评级;不准对成立期少于36个月的基金进行基金评级;不准对处于建仓期的基金进行基金评价;不准基金评级的评级期间少于36个月;不准基金评级的更新间隔少于3个月;不准单一收益指标排名(包括具有点击排序功能的网站或咨询系统数据列示)的排名期间少于3个月;不准单一收益指标排名的更新间隔少于1个月。

  采访中记者发现,征求意见稿的这“八不准”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赞许。

  “这次的管理办法规定得相当细致,最突出的一点,是用非常具体的规定避免了基金评级短期化的现象。”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之前的基金评价确实是处在一种相对无序的状态的,而今将其纳入规范化管理,至少保证行业有了统一的标准,也有利于投资者逐渐形成理性的投资理念。

  胡立峰也告诉记者,“监管层用精确的量化标准,对评级机构做出了强制要求,各家机构在哪方面与该管理办法有出入的,都会一目了然。”据介绍,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自本周一(17日)起就已经开始严格执行监管层规定的“八不准”了。

  机构静候细则

  国内基金评价行业的另一突出问题在于,从事基金评价业务的机构非常广泛和复杂,有专业的基金评价机构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也有各类媒体和网站等。

  为强化对基金评价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基金评价机构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同时规定基金评价机构应注册成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并向证监会备案基金评价方法和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文件。

  中证协将出台配套的基金评价机构自律规则、执业规范、入会标准和入会程序。

  “由于券商已经具有中证协会员身份,所以其下属的基金评价机构会比较占有优势,很可能会成为首批获得资格的机构。而诸如晨星、理柏等外资机构,以及国内其他非券商的独立评价机构,都面临着要先‘入会’的问题。”江赛春告诉本报记者,他们会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也期待着中证协的配套细则的出台。

  美国晨星公司品牌部总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支持和响应这个办法。”

  因为中国银河证券本身是中证协会员单位,所以胡立峰所带领的基金研究中心不需要再申请成为会员。

  “但证券业协会的会员有很多种资格,在基金评价业务方面,我们和其他非券商评价机构一样,也要先提交该管理办法要求的备案材料。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中。”胡立峰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