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对多侵入私募生存领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02:1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基金“一对多”业务今日(18日)起正式开始申报,该类产品要求进入门槛为100万,人数不超过200人,募资达到5000万以上可成立。与目前在信托公司发行的阳光私募相比,进入门槛要求类似,销售方式类似,投资范围上也比较灵活,和阳光私募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好买基金研究认为,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在没有“一对多”之前,公募公司“一对一”专户的门槛是5000万,这使得很多客户望而却步。而“一对多”最低100万起,有效地填补了普通公募基金产品与“一对一”之间的鸿沟,这也侵入了私募的生存领地,必然会对私募的客户群体产生分流作用。“一对多”产品在设计理念上也处处体现出与私募的相似性,市场能够想到的是未来二者竞争将十分激烈。

  “一对多”专户能有效增加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类别,扩张业务,留住人才,对公募基金公司而言意义重大。但公募基金公司也面临相应的理念、架构、风控、人才准备的问题。比如,在架构上,可能有的公司会设立专门的专户事业部,从产品设计到投研、销售完全独立于原有架构;但有的架构将比较简单。

  对投资人而言,“一对多”专户的推出,丰富了证券类投资基金的产品线,让投资人在目前以信托方式发行的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之外,有了一个新产品类别可供选择,也是一件好事。对目前的阳光私募而言,则多了一个重量级的竞争者:公募的平台普遍比私募有优势,也一定会分流部分投资者。但私募依然有自己的优势:体制灵活、决策快、个股深度跟踪、投资者沟通服务更好。一位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就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即公募基金能不能挖掘出合适的人才从事专户资产管理业务,并且能不能留得住人才也是个问题。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也表示,公募基金在激励机制等方面目前比不上一些私募,留人不易。

  不过,对投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要探讨私募或是“一对多”专户在机制上哪一个更好,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架构清楚、投研团队实力强大,核心人物过往业绩优秀的管理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持续跟踪关注他们的业绩表现和业绩背后的驱动因素。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之平认为,客户在选择投资管理人时,要关注两方面特质,“首先,投资团队能不能为自己带来绝对收益是需要市场检验的,这就需要投资者考察其人员配置和过往管理经验;其次,投资者要明确自身真实的投资需求,以寻找投资风格相匹配的团队,产品风格特征与自身风险收益偏好吻合非常重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