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民:多变的世界经济与频繁的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2日 22:34  新浪财经
华民:多变的世界经济与频繁的金融危机
图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民。(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7月31日,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证券时间》、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经济复苏背景下的价值投资”主题论坛暨汇添富基金2009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会在上海举行。以下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民演讲实录。

  华民:谢谢论坛邀请我参加今天下午的盛会。我的题目是想给大家报告一个对问题理解的更加宽广的思想,不是技术也不是市场,因为这一块我不是专家。

  我的题目只是想说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泛滥的现金流当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现金流,大家都在寻找投资机会,这个投资机会是什么呢?当然是价值投资。

  我想先说一些历史背景。我们看到今天的世界有那么多的钱,是怎么产生的呢?就要从1979年开始说起,1979年的时候,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发生了两个非常巨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1978年牙买加协议正式生效以后,黄金非货币化,纸币流通开始了,于是压抑全球货币供给的紧箍咒就被打破了,流动性泛滥,而且成为一种常态。金本位的破灭,为美国向全球释放大量现金流提供了非常大的契机。第二大变化是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了什么?他释放了几亿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劳动力进入国际体系,参与国际分工。这样的话,我们发现全球进入到低成本生产阶段,然后就产生了全球新的通货收缩效应。这个通货收缩效应会给我们的世界经济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一会儿再讲。

  基于以上两个变化,从1979年到现在,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呢?我想第一个就是全球化。有人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或者是美国领导的世界经济的进程,而我的理解是全球化中国人是始作俑者,1992年之后我们又看到印度,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加到一起是将近25亿人口,25亿人口加入到全球化的分工,推进了这个全球化,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从贸易到投资,再到金融,然后是资本流动。

  第二个变化,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后,你会突然发现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一个重大的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中国向全世界倾销商品,美国向全世界倾销货币。这个问题怎么看,我要说的第一个观点是因为过多的货币供给,有了中国更多出口的机会,有了贸易顺差,然后又形成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然后货币进行回流到美国,这个过程当中,获益的当然是美国人,其次是中国人。资金从美国出来被中国所利用,然后通过中国的贸易顺差再投资到美国,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让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30年,让美国的消费者获得来自中国的廉价消费品。这个失衡的过程其实是双赢的,所以为什么中美老是在谈战略合作关系,因为这两个国家在1979年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充分的商品的对流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下去,当然就不会发生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但是这个对流有着不可持续性。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国际资本流动空前活跃,只要美国有贸易逆差,他必然要用资本顺差来保持平衡,所以美国开始出现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这就成为了一个主导的现象。

  第三个变化,如果我们把美国释放的大量的流动性比做是水,吸收这些的水原来是世界的海绵体,而中国加入世界体系以后,中国的低成本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就像一块板压在了这块海绵上,迅速地挤出了这些水。通过低成本将高成本的产品挤压出去以后,它的流动性自然就会增加。

  流动性增加以后就会出现第四个变化,就是金融创新。这些钱找不到投资的实业以后他就必须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创造财富,我们发现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金融产品不断地被创新出来,市场创造了那么多产品就是要把过剩的流动性平衡掉。这十几年来的金融创新就是为了吸收过剩的流动性。随着金融体系的创新,你会发现整个世界经济运作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原来金融是为实体生产服务的,但是现在金融变成了主宰。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看到原来的生产逻辑现在变成了金融逻辑。就是为生产服务的金融,现在倒过来支配生产,越来越多的实业资本变成了金融资本。这是我对1979年之后两大变化引起世界经济一系列结构调整的看法。

  第三,这些变化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因为有了金融资本,所以在微观上他会迫使企业不断的创新。我们在证券市场上看得很清楚,只要一个公司没有创新,金融资本就会毫不犹豫抛弃你,这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创新压力。这是我们看到全球范围之内企业不断创新的源泉。从统计来说,在金融资本压迫下的实体经济创新过程当中,一系列的要素成本越来越高,当然它产生的失业也不断的增加的。从宏观上来讲,我们看到的是资本跨国流动频繁的进行套利、交易。而且这些资本和原来八九十年代的跨国公司投资还不一样,它可以瞬间进行进入和撤退,它的成本很低。金融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当它突然从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撤资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崩溃,一旦它流入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很亢奋,快速的进入高速增长和泡沫化的过程。世界的经济多变了,每个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创新,如何满足金融资本投资家对他的利益的追求。所以技术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动非常的频繁,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只要资本流出就会经济衰退,只要流入就会高涨,而且短时间内就会形成泡沫。基本的逻辑是这样的。只要一个国家有好的企业或者是好的投资机会,资本就会流入,否则就会流出。从短期来讲,只要有机会,有息差,就会有资本流入,如果这个息差是倒过来的,它就会流出。频繁的金融危机爆发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时代。这些是1979年以来的一些变化。

  那么本次危机如何着手,这一次危机是流通性泛滥的结果,当泛滥到一定的程度,找不到实体经济投资的时候,我们发现2000年的时候是三个拐点同时出现,包括像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爆跌,告诉大家高新科技吸收资金的能力已经没有了,包括像2000年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全球GDP的比重在下降,那么实体经济失去了吸引投资的机会以后,钱会往哪里流,2000年之后的实际情况就是资金流向的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就会导致了全球普遍的资产价格的上涨。在政府的错误的干预下,在它不可持续的时候,爆发了2008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这场危机我们怎么来看,是什么样的危机呢?是一个没有监管的流动性泛滥,在没有监管的创新下共同作用导致的这场危机。

  那么这场危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它做一个评价。首先我想说的是,这场危机走到今天是凯恩斯主义的胜利,还是要靠政府救市,这场危机当中,从中国政府到全球政府共同救市的结果,避免了一个全球经济箫条的结果。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是一个经济软着陆,没有硬着陆,所以是凯恩斯主义的胜利。同时这场危机是没有监管的市场经济的失败,未来如何应对危机,这就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政府如何监管市场。

  第二、尽管我们救市成功了,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的解决,因为凯恩斯主义解决的只是短期的问题,我们剩下的问题还是怎么控制流动性。而且原有的流动性过度释放还没有解决,金本位之后谁来控制美国,美国凭什么发那么多的钞票,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第三、现在全球有那么多的现金流在这场危机当中又怎么样运作,一旦经济恢复以后,大家突然发现我们又回到一个流动性泛滥的时刻,尽管是成功的,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么多的流动性到底怎样吸收和消耗它,避免我们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波动,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第四、在流通性泛滥的情况下,我们要寻找价值投资,你动用了十倍、二十倍的投资杠杆,根本不知道你的投资对象是什么?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什么?应该是企业家他的投资创造的财富。但是我们在这次危机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我们突然找不到企业家了。按熊彼特说的就是创新周期中企业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提出这个主题之后,我们这次救市的过程当中,支付的代价就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们在逐步消失,政府在救市的同时把企业家替代了。我们手里拥有的大量的现金流,这个现金流还在增加,它将来投资的机会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我非常的赞成西方的一些政治家他们的一些意见,他们说一旦经济增长,政府就要撤资从市场当中退出,鼓励企业家精神。我们中国是不是也要这样考虑,如果缺少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作为市场当中的投资者,怎么样进行价值投资呢?我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的专家来回答。从1979年到现在,流动性一直在泛滥,我们一直在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但是总也没有找到,于是进入到虚拟经济,资产不断的泡沫化,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之后,我们把危机控制住了,但是我们有价值的投资在哪里我们依然困惑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一些想法,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