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基金]过半基金公司冲上“一对多”起跑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 08:20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李欣)--据中国证券报7月17日报道,“一对多”基金专户理财细则尚未出台,但业内竞争已趋白热化,只要“发令枪”一响,第一单随时就能出炉。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中银、汇添富在内的30多家基金公司都已备有产品,等待上报。与此同时,如何与银行渠道密切合作,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客户资源,成为众多基金角力的重点。在这一点上,银行系基金占尽“先天优势”。

  

     银行系基金占得“地利”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未来“一对多”专户业务的集中度可能会很高,少数绩优公司将是最大赢家。由于近水楼台之故,“一对多”专户业务中,银行系基金的优势最为明显,这点也在采访中得到验证。

  

    “专户业务都有最低门槛,因此,需要寻找实力较强的目标客户,而银行则掌握着大量该类客户资源。从这个角度讲,专户比公募产品更依赖银行。”某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表示,“在业务开展的初期阶段,‘一对多’专户的竞争将主要在银行系和大规模基金公司之间展开。”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在“一对多”推介方面,基本首选了“同根”的基金公司,如工行旗下的工银瑞信、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基金、交通银行旗下的交银施罗德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非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就没有机会。由于“一对多”专户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同,而且客户资金量相对较大,因而客户对业绩的要求往往也更高。虽然缺乏银行方面的“地利”但只要能拿出优异的成绩单,非银行系基金仍可能受到青睐。

  

    实际门槛并不低

  

    从银行和基金公司获得的信息来看,很多潜在投资者对“一对多”专户产品热情很高。基于此,一些基金公司悄悄抬高“一对多”的门槛。

  

    据了解,虽然监管层要求各基金公司一次只能备案一个产品,并且在前一个产品正式运作后,下一个才能开始募集。但由于市场反馈过于热烈,许多基金公司都已开始着手设计第二个甚至第三个产品了。

  

    “股市反弹很明显刺激了大客户的投资欲望,而专户还具有私密性好、收益预期较高的特点,加上基金公司高度重视,监管严厉,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具有明显优势。”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客户要求预约该类产品。”

  

    按照监管层的要求,“一对多”专户的委托资金要求每人不少于100万元,委托人人数不能超过200人。如果每个客户只投入100万元,则每个产品最高限额为2亿元,这显然难以支付基金公司为此付出的成本。“刚开始做,肯定是亏的,不过我们着眼于长远。”某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称。

  

    不过,面对着投资者的热情,一些基金公司已抬高了心目中“一对多”专户的门槛。比如,上海某基金公司已将门槛提高到200万以上。另据业内人士称,南方某基金公司的门槛甚至计划设在700万以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