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 01:14  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袁峰

  私募基金一直因门槛高、信息披露少而不为人知,但自从公募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6月1日正式启动后,因与私募操作方式、报酬提取和投资方向极为相似的特点而备受业内外关注。但是,由于行情过热,基金专户理财操作实施细则迟迟未有出台。基金和银行人士透露,预计首只产品最快10月才能面世,投资者预订的电话已络绎不绝。

  业内人士指出,专户理财“一对一”的门槛最低为5000万,而“一对多”专户理财其实是将这5000万分割成不同的投资主体,资金量相对匮乏的个人投资者只要凑足100万也可以参与。因此,投资者可以与兄弟姐妹或亲朋好友的共同“打包”成一个专户,享受类似于“私募”的待遇。

  最快10月份见分晓

  尽管“一对多”基金专户理财的实施细则一直未出,但市场追捧的热情却一直高涨。记者昨日从四大国有银行相关人士获悉,由于首只基金专户产品大多会选择客户资源雄厚的银行发行,因此不少基金公司都已与银行提前接洽,已有一些具体合作意向,只待细则出台。广州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行情发展,带有明显政策意图的专户理财最快10月份才能正式启动。

  有银行人士透露,由于门槛已大为降低,客户认购的热情高涨,每天电话几乎爆满,因此银行采取了针对私人银行客户或贵宾客户预订的方式。有银行甚至考虑以抽签的形势来决定认购的中签者,因为如果以认购额多少或预订时间先后来决定认购者,都有失公平,恐会引起社会争议。对此,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其实投资者不必过于抢购,因为专户理财不只有一个产品,等首个产品募集完成后,基金公司还会发起第二个、第三个,因此认购机会还是较多,不必过于着急。

  “一对多”争抢私募饭碗

  业内人士认为,“一对多”的出现,不论是对阳光私募,还是对同根所生的公募都有冲击。可以想见,原来公募的一些高端个人客户,对公募“一对多”会有较大的兴趣,私募投资人中也会有人因为“一对多”有公募基金公司相对规范庞大的平台而加以考虑。不过,如同公募基金已发生和私募基金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业绩说话。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市场总监张茹表示,在目标客户群上,随着“一对多”专户的开闸,在百万级别的理财市场上,公募与私募将展开直接竞争。虽然产品尚未开始运行,公募“一对多”已开始紧锣密鼓地与银行联系,开始销售推广活动,而私募凭借在2008年对下行亏损的控制,也获得了部分银行的认可。未来在产品业绩、销售推广等各方面,“一对多”与“私募”之争将成为常态。

  不过,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分析指出,“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开发了“一对多”在销售渠道上并不存在完全直接竞争的关系。公募基金一方面可以挖掘自身已经有的高端客户,还会进一步深度挖掘银行渠道的客户资源。“阳光私募”现在找客户的方式是各显神通,但对银行客户介入比较少,大多数的“阳光私募”是接触信托、券商第三方的理财机构销售产品。

  专户理财规模近3000亿

  作为“一对多”的演练,基金专户“一对一”广受欢迎。近来鹏华基金公司将新增数单“一对一”业务;大成基金公司最近签定两笔总金额达1.3亿元的“一对一”合同,还有超过4亿的专户合同有望近期签订;南方基金公司也增加了两单“一对一”合同并已投入运作,数单专户合同进入到最后谈判阶段。

  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国内有“一对一”专户约80单、资产总规模约50亿元。而在成熟市场,专户管理资产规模大约是共同基金的1/10,是股票型基金的1/5,按此计算,国内专户理财的市场容量近3000亿元。

  投资提醒

   提前赎回要交至少2%违约金

  根据6月初下发的一对多“合同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一对多”与阳光私募进入门槛要求、销售方式、人数限制等方面类似,但在投资范围上,“一对多”比阳光私募更加灵活,不过在信息披露和流动性上阳光私募则更具优势(见表格)。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私募多数为每月开放申赎,而“一对多”则一年甚至一年半开放一次。对部分投资者来说,购买产品后一年才有机会赎回,因此短期内要购房买车的投资者则要根据自己的现金流决定是否加入。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如客户提前赎回资金并构成违约,客户应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下限将是该部分赎回资金的2%。而具体比例将由基金公司、客户、托管方协商。

  名词解释

  “一对多”专户理财

  从6月1日起,基金公司可以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开展“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投资门槛将从5000万元下降到100万元,人数不超过200人,募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可成立。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拥有基金资产超过100万元,即可加入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业务,享受专户理财服务。

  “一对多”VS私募

  三大相同

  “如果‘一对多’真的进入实质性阶段,专户理财就更像私募了!”一位私募人士说。专户理财和私募基金的确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人士分析指出:

  1

  专户理财和私募的目标客户都是资金雄厚的大客户,门槛基本一样。目前市场上的私募基金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同样,“一对多”的意见稿指出,基金公司专户理财单个投资者最低门槛从5000万骤降为100万。

  2

  费用大概相同。私募基金明文规定客户在认购信托产品时,需要缴纳1%左右的认购费;而专户理财则是规定基金公司可从理财业务中收取不低于同类证券投资基金费率的60%的固定管理费。目前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为1.5%,60%意味着专户理财的固定费率不到1%。两者可谓十分相似。

  3

  两者都没有仓位限制。对于专户理财来说,仓位可从0%~100%,不用固守公募股票型基金最低60%的仓位,极大避免了像去年那样的系统性风险,而这也是私募表现良好的重要原因。

  三大不同

  张茹分析指出,严格说来,“一对多”专户与私募虽然相似度很高,但仍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投资限制上“一对多”仍比私募多。这将对基金经理的操作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一对多”专户业务仍保留了公募基金的双十限制,即单个资产管理计划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不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10%,同一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全部特定客户委托财产(包括单一客户和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超过该证券的10%。而私募最高可以达到30%,也就是可以集中持有4只个股。除这种明文限制外,私募中部分基金经理集中行业,交易换手非常频繁,以及其它一些个人的风格偏好,在“一对多”的实际操作中可能也会被加以限制。

  2

  “一对多”业绩提成比私募低,从基金公司尚未上报的产品合同来看,有的业绩报酬的提取需要达到5%~10%的基本收益率后才可以提取;有的业绩报酬提取也不会达到20%的上限,而私募目前业绩提成费基本都是对新高部分提取20%。

  3

  激励和惩罚机制不同。 “一对多”有业绩报酬奖励给基金经理,可以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提供与业绩挂钩的、相较于公募基金经理更高的激励。但相对于绝大多数拥有私募管理公司股权甚至绝对控股私募管理公司的私募基金经理,公募“一对多”基金经理能获得的激励毕竟只是公司在许可范围内的一个分成,在股权方面也很难染指。

  在惩罚上面,对业绩持续没有表现的基金经理来说,“一对多”的基金经理无非是跳槽或维持,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也未必有很大影响;而私募的优胜劣汰将非常明显,业绩不好的私募基金经理,在市场上基本没有生存发展空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