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什么是王亚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 05:29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汪恭彬/文

   “调查有什么结果吗?”2009年7月9日晚间,上海一位著名的公募投资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其提问便是当下的热议话题——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被调查之事。

   “我想应该没事,就无关系。”他自言自语。

   是的,正如王亚伟本人所言,在公募业日益娱乐化的今天,公募越来越面临更恶劣的生存环境。

   “我个人很尊崇他,至少他是有业绩说话的,至少他的投资风格是前后一致的。”另外一位有多年经验的投资总监称,“为何一定要攻击他呢?”

   争议王亚伟

   “我也相信他应该没有特别大的猫腻。”一位著名的投资人说。

   该人士称,在投资界,王亚伟应该属于那种偏重于技术面,而将基本面甩开的投资人,说到底,“他可能更多的是和散户博弈,既然市场有那么多的傻子,为何不利用呢?”

   这位投资人相信,在市场之中有多种选手,有交易性高手,比如王亚伟;有交易和基本面兼顾的,比如吕俊;有更侧重基本面的,比如张晖。

   “买入很多重组股,理论上是很难从基本面剖析出来的。”

   但亦有人支持王氏。

   另外一位有十年从业经验的资深投资总监说,“我并不认为王亚伟不侧重基本面,相反,我是相信他一定有调研和研究。”

   “一切都要以业绩说话。”

   本段第一位投资人也表示,即便在公募投资界,模仿王亚伟者众,但真正超越者寥寥,或说几乎没有。

   另外一位目前仍在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称,“我认为王亚伟采取的是标准的反向投资方法,选择市场不太关注的股票。”

   王亚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选择这些股票可以让获取超额收益成为大概率事件。

   但该位投资总监称,“事实上,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方法有很多种,并不只有王亚伟这一种。”

   而且该投资总监认为,“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表现会大相径庭。”

   他举例称,王亚伟的反向投资策略在市场流动性充裕、单边行情下就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主要是在2006~2009年的四年间,“重组股表现非常突出,与市场环境相关。”

   而如果留意王亚伟失意的2003-2005年间,市场缺乏流动性,呈结构性格局,“故而王亚伟一度沦为末尾”。

   华夏的策略

   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自成立以来,其份额就只减不增。

   2004年8月成立时19.28亿份,到2006年赎回到6亿份后,开始维持少量变动,2009年中期的份额是6.39亿份。

   2005年12月31日,王亚伟开始出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2009年7月9日,其任职以来的回报率是831.29%,任职以来年化收益率高达88.2%。

   而如果算上其从1998年管理的第一只基金,王亚伟11年间管理的4只基金几何总回报是3090.79%,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5.99%。

   单从绝对值上,这一回报已经超越了彼得林奇13年年均29%的回报率。

   “所以王亚伟现在遇到的挑战可能是再坚守两年,打破彼得林奇的神话。”上海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当然,也有投资人称,彼得林奇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管理规模在百亿美金之上时仍然可以维持29%的回报率,而王亚伟的规模堪称袖珍,大多时只有30多亿,目前是近50亿。

   王亚伟对此也有回应,称其更在乎业绩,而不在乎规模。

   支持者说,“这并不能倒推王亚伟管理大资金的能力就不行。”

   异议者则认为,这可能是华夏基金的策略。

   “我甚至相信,华夏基金可能更多的并不是靠王亚伟,王的管理规模甚小,几乎不打开,这对散户有着至高的吸引力,因而都调转枪头买华夏其他基金去了。”

   确有诸多证据显明。新近两日发行的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便创下雷人一幕,大卖200亿。

   “沪深300指数基金放在任何基金公司都没有区别,为何华夏能热卖?基民是奔着股神王亚伟去的。”其他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表示难以置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