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00点大关机构出现分歧 流动性仍起关键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 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进 上海报道

  IPO重新开闸的消息似乎并没有能够阻止指数的进一步上攻。

  6月22日,上证指数延续了上周的走势,在金融股等大盘蓝筹的拉动之下,一度爬上2900点整数大关并创下2923点的新高,午后随着部分板块开始回调最终报收于2896点,略涨0.55%。

  3000点大关俨然近在咫尺。

  近期,以券商为代表的众多卖方研究机构陆续公布的下半年策略中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与此相应的是,作为主导市场走势的基金等机构在指数近期连续攀升之后,对于后市也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二八行情”下的基金仓位

  上周,上证指数创下了4.98%的涨幅,这一涨幅在近两个月以来仅次于“五一”之后第一周的5.98%。

  事实上,从5月以来,2007年牛市中出现的“二八”格局再次呈现,在银行和地产等权重股轮番带领之下,上证指数完成了近500点的涨幅。

  不可否认的是,包括基金、社保资金和QFII等在内的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证券针对最近12周开放式基金样本平均仓位测算的结果显示,从4月最后一周开始,基金仓位开始从71%附近爬升至75%左右,并且一直维持到上周。

  尽管众多卖方研究机构对于基金仓位的测算不尽相同,不过绝大多数部分认为从6月15日-19日的一周内,基金仓位在前周略有减少之后出现小幅提升。

  如来自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工程及衍生品组的监测报告认为,“大盘股继续主导市场,减仓趋势暂告一段落”;其认为截至6月19日230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达到78.21%,较之前周上升3.47%。

  不过东方证券的观点却认为,如果考虑了市场本身的上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后,基金是主动减仓的。在其分析师胡卓文看来,基金平均仓位连续第三周主动下降意味着“基金的分歧再次有所显现,综合来看,基金在市场的上涨氛围中仍然选择主动减仓,还是说明他们的谨慎”。

  从记者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上周基金主动增仓迹象并不明显,更多的选择对象是金融和地产股;而包括嘉实、长信和东吴基金在内的30多只基金则选择了主动减仓。

  记者从大智慧超赢数据获得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说法——主力资金已经连续三周大买银行股,6月以来的前三周主力累计买入银行股达到74.8亿元之多;不过上周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57.4亿元”。

  三金药业在近期上会的消息意味着IPO即将重启,不过这一消息在基金公司眼中并不是代表着利好或者利空。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梁永强将IPO重启比作是“新加的柴禾”——火中加柴可能让火烧得更旺,但也可能把火压灭,其中讲究的是加柴的节奏和技巧。

  与此同时,6月19日四部委联合公布了国有股转持的相关政策,要求在股改新老划断之后境内市场首发上市含有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均须按照首次发行实际股份10%转由全国社保理事会持有,这部分转持股份将在原先禁售期待基础上再延长3年。

  此举被市场理解为政府对于股指的“呵护”。招商证券的分析师陈文招认为此举是“通过转持扩大社保基金的规模,在解决我国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社保基金对于维护股市稳定的作用”。

  流动性仍旧成为关键

  如果说从长期来看,决定着市场趋势的主要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估值;那么最近半年以来上证指数从1664点到2896点的反弹中,资金——或者说流动性则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流动性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依旧是关注的焦点,或许政府开始收缩信贷之时,这轮行情才会开始出现反转”。

  不可否认的是,从去年11月份以来的5个月内,信贷规模连续出现大幅增加的同时,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复苏幅度,但股指却走出了意料之外的大幅反弹走势。

  上周,来自市场的传言称6月份的新增贷款数据可能再次出现超过1万亿元的大关,不过来自大多数卖方研究机构的预测显示,6月新增数据有望超过5月份,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额将超过6.5万亿元。

  而近期陆续公布的实体经济数据之中,工业企业利润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增长,不过房地产市场的指标走好使得房地产板块成为最近两个月以来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来看,作为先导的房地产业回暖使得包括建材、工程机械和钢铁水泥等下游板块带来复苏的期待。

  不过,也有机构对此表示担忧。

  中金公司在22日公布的一周宏观策略中认为,“如此高速的贷款增长并不可持续,一方面政府会考虑贷款高增长的代价(即不良资产上升、财政超负荷等)而采取回收之势;另一方面,贷款往往成季度自然回落的趋势。”

  从历史上来看,股市走势和贷款增长点相关性非常强,“上半年实体经济的复苏预期以及新增贷款的不断增加促使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而下半年市场对贷款增速的反应有可能陷入两难的境地。贷款自然回落则担忧四季度及明年经济复苏能否持续,贷款持续高增长则担忧政府政策的转向。”

  但乐观者如中海基金的观点则认为,从目前来看离“经济过热”、“政府收缩信贷”的时间还比较遥远。

  另一方面,从估值角度来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上周末,沪深两市A股静态市盈率在28倍左右,市净率约为3.2倍。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王成认为,“目前估值属于中等风险中等收益”,“考虑到全流通影响,估值水平已很不便宜,但向上的空间仍然存在。整体上,A股仍没有出现泡沫,但估值结构差异明显,部分行业存在高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随着股指的一路攀升,作为影响股指走势的重要因素大小非在度过了限售期后纷纷选择减持,最近几个月减持数目维持在每月10亿股左右。

  但景顺长城的基金经理却认为,“由于盈利预期所有提升,核心品种的估值水平相对还不算太贵”,“同时,由于政策面仍比较宽松,资金供应比较充裕,市场热度不断升温,动能较强,新基金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近期内下跌的空间并不大,预计未来市场仍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