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程俊琳
“听我单位的小王说,某某基金真的不错,要不我们也去买点?”
这是很多新基民在买入基金前的一个经典场景。众所周知,基金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基金品种风险收益特征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时候,适合这个人的产品,对另一个人却是一个极大的心理挑战;同一个产品,同一类人,买入的时间不同,持有时间长短不同,感受也会大大的不同。
针对这种现象,监管部门要求基金公司以及销售机构在进行销售时必须考虑到投资的不同投资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这就是《基金销售适用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基金公司以及相应的销售网点已经推广普及了该原则的配套内容,在投资人购买基金之前会进行相关测试以确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类型,从而进行推荐。当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水平与其准备购买的基金风险收益水平不匹配时,销售机构会提醒客户该产品已经超越了其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客户重新考虑。
浦银安盛有关人士表示,从参加公司销售适用性测试的客户来看,存在着自我认知与实际风险收益承受力水平不相符合的个例。这一情况在从来没有投资过股票市场或股票基金的投资新人中表现更为明显。一些有股票投资经历的投资人,对于自我的认识与自己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水平比较相符合。因此,建议所有基金投资人,尤其是新入门的基民,应该在选购基金前,进行“销售适用性测试”并了解自己准备购买的基金品种是否与自己的风险承受力水平相当。目前,不仅在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网站、网上交易系统里可以做到这个测试,不会上网的新基民也可以在各银行的理财柜台购买基金前,被要求进行相关测试。
对于已经购入过基金的基民来说,也应该定期重新检查自己过去的回答,比如每年检查一次,目前很多基金公司网上提供这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