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自我投资能力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3日 02:45  21世纪经济报道

  前言

  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如何?看其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固然是一个方面,基金公司对自己旗下基金的投资收益如何,也是其管理能力的重要表现,毕竟,跟普通投资者比起来,基金公司更了解旗下的基金。 

  所以,本报21世纪研究院基金研究中心独家发布“基金‘自我投资’能力”指标,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公司的另一个重要参照标准。

  我们将持续关注基金公司的“自我投资”能力,并且根据基金公司披露的情况做相应的发布,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公司的参考。本报告中所有基金期间净值回报率数据,均由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按照复权净值进行粗略计算所得的复权净值增长率。

  报告出品:21世纪研究院基金研究中心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的这句名言,警示着投资者:能够大举进入股市的时点,可能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到,而应该见“利”就收时,又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

  那么,基金公司作为接受投资者委托、为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的专业投资机构,能否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的脉搏,踏准每个获利的时点呢?也许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情况,仅仅反映出了基金公司“被动”管理产品的能力,还不足以说明自身“主动”投资的能力如何。

  于是,记者粗略统计了近些年来基金管理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的数据,以观察基金管理公司对市场走势、投资时机的判断,是否基本正确、精准,其投资行为是否值得投资者进行参考和效仿。

  自购风起

  四年的时间,在指数徘徊于1800点之下的漫漫熊市之路上,基金公司选择了逆水行舟,自购旗下产品的基金公司数量在不断增多,同时平均每家基金持有基金的份额也在不断上升。

  据WIND资讯统计,在2003年、2004年,A股市场仍被熊市的迷雾笼罩之时,已有17家基金公司开始自购旗下基金,被持有的基金产品总共将近50只,在2004年年底,自购基金份额总为7.58亿份,平均每家自购的基金公司持有份额4461.61万份;而一两年之后,这些数据出现了翻一番的变化,自购旗下产品的基金公司由17家变为了30多家。

  根据2006年年报数据显示,在当年年底,35家基金公司持有旗下93只基金产品,而总共的自购份额已上涨至21亿份,将近2004年末时的3倍之多,平均每家基金公司持有份额为5995.33万份。

  “基金公司自购的投资行为,是在2005年才被证监会明文规范的。”某基金公司高层告诉记者,公司在成立注册的时候,外方股东是不允许基金公司自己有投资行为的,直到监管部门明文规定后,自购行为才被允许的。

  2005年6月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对基金公司固有资金的运用进行规范了之后,自购旗下产品便成为基金公司进行投资的主要方式。除此外,基金公司可投资的对象还包括银行存款、债券等品种。

  其中,《通知》规定了,公司若投资封闭式基金,则必须一直持有基金份额,直到基金合同终止,除非其资产流动性问题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而对于投资开放式基金,则是公司持有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少于六个月。1

  因有此规定,在2003年至2005年间,在基金公司自投的产品结构中,封闭式基金的占比逐年降低,由2003年底时的100%,降至2005年底时的29.9%。对投资开放式基金的宽松政策,使得基金公司在2005年自购了11.7亿份的开放式基金,比上一年的4.2亿份增加了7.5亿份,增幅达到了惊人的178%。

  四年的时间,在指数徘徊于1800点之下的漫漫熊市之路上,基金公司选择了逆水行舟,自购旗下产品的基金公司数量在不断增多,同时平均每家基金持有基金的份额也在不断上升。

  2007年,几乎所有投资者都为之疯狂的一年,基金公司又是以怎样的姿态来展示自己投资能力的呢?2008年,史无前例的骤跌出现在了A股市场上,有多少基金公司守住了胜利的果实呢?而如今的2009年,在市场震荡出的机会面前,没有错过的基金公司又有哪些?这3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是一场盛宴,也是一场浩劫。众基金公司中,谁是择时的高手?谁又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牛市舞步

  “很多时候,基金在自购上也是散户化操作。”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在牛市的巅峰,基金公司也很难做到择时转身而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基金公司对自购基金的赎回,也大多集中在了上半年。

  2007年上半年,共有12只基金为各自的基金公司赎回,而下半年,这一数量仅为5只。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基金公司共有42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涉及到131只基金。自购基金份额总计为52.09亿份。平均每家基金公司持有的份额为1.24亿份。

  与2006年基金公司自购基金的总量20.98亿份相比,2007年增幅高达148%,而这一时间,上证指数也从2728.19点一路攀升至6124.04点。

  在这一资本狂欢的一年,基金公司在自购自家基金上也颇为激进,并屡有大的手笔。

  记者统计发现,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与上证指数的此间涨幅也颇为吻合。在2007年牛市之初,上证综指在3000点左右徘徊,此时基金公司的自购大多仍属试探性自购。2007年一季度,仅有8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涉及到的基金也仅有12只。

  而从数量上来说,这一时间,基金公司也谨慎有余。其中被基金公司自购最多的中信稳定双利(288102),动用资金也仅为5000万元。

  其中股指盘整的2月和3月,上证综指从2744.81点震荡上行至3183.98点,涨幅仅为14.27%。而这两个月,也分别只有2只基金和3只基金,为各自的基金公司自购。

  这一时期自购旗下基金的基金公司,大多也收获了良好的投资业绩。以2007年1月15日,自购旗下华夏大盘精选(000011)的华夏基金为例,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91.18%。另一只被华夏基金自购的华夏回报(002001),也取得了93.11%的投资收益。

  而这两个月,上证指数震荡盘整,仅仅从2744.81点上涨至3183.98点,区间涨幅仅为14.27%。

  但牛市的序幕已然拉开。

  2007年4、5月间,股指一路攀升,上证综指在这两个月上涨了925.67点,涨幅高达29.07%。但此间基金公司自购仍相对谨慎,也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在牛市来临初期的迟疑。

  这一阶段,仅有4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老牌基金公司银河基金管理公司,在2007年4月30日一天之内,动用1亿元自购旗下基金银河银信添利(519666),为这一时期的最大手笔,但该只基金是债券型基金。

  从6月初到7月中旬,上证综指在4200点左右盘整,区间跌幅为4.75%。此时,股票型基金开始为基金公司自购所青睐。其中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在7月13日当天,同时购入旗下两只股票型基金建信优选成长(530003)2000万元、建信恒久价值(530001)1000万元,以及混合型基金建信优化配置(530005)1000万元,购入成本总计4000万元。

  此后股指一路攀升至最高6124.04点,2007年10月下旬开始冲高回落。这一时期追涨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数,且自购股票型基金的,除了华夏基金自购华夏优势增长(000021)外,无一例外遭遇了负收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