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价10%之谜 对冲基金管理费表现费大打折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4日 01:30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闫蓓

  素有高额收费之名的对冲基金行业,终于开始“降价”了。

  “我们已降低了新基金的费率,但如果这一消息泄露,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近刚推出了一只新基金的对冲基金经理还在希望,严守降价的秘密。

  实际上,降价已经成为行业中公开的秘密。金融危机强震后,全球对冲基金的市值已经从2万亿美元缩水至1万亿美元,整整蒸发了一半。伴随目前资金大量流出,对冲基金这个华尔街曾经的宠儿,正面临回报率、杠杆率和费用率“三低”的窘境,投资者还怨声四起。

  一向被视为行业领头者的加州公务员养老基金(Calpers)已致信管理其60亿美元对冲基金资产的26家基金,信中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就包括:如果基金在一年的亏损之后业绩转好,需要“补偿性”地降低费用。凭借其影响力,Calpers正不遗余力的推动更多对冲基金加入这一“砍价”联盟。

  响应者有自身考量。“一些基金公司以降低费率作为挽留投资者留下来的交换条件。”记者接触的几家知名对冲基金均承认,将降低对新投资者的收费,大部分选择将管理费降低0.5个百分点,至1%-1.5%;部分对冲基金的表现费收取比例也从20%降到10%。尽管少数对冲基金仍在死扛价格,但有些更潇洒的基金则选择了清盘或者让旗下经理放大假。

  6月3日,有外电报道称,位于波士顿的两家独立对冲基金几乎同时选择了清盘,他们在给投资者的信中表示,投资回报实在太差,令人难堪。

  赔本赚吆喝?

  “降低费用是一些基金在暂停赎回时被逼出来的。”巴克莱旗下BGI对冲基金亚洲某主管无奈的向记者表示。“其实现在减价开始是最基本的要求了。现在需要迎合投资者,因为对冲基金去年的表现不是太好,和传统的基金相比,并没有显出太多优势,反而让投资者产生了收费水平偏高的抱怨。”中国对冲基金中心研究部主管钟衍称。自1990年HFR开始跟踪新兴市场对冲基金业绩以来,2008年是表现最差的一年,年度亏损高达37.2%。

  对冲基金的客户们如今怨声载道,对冲基金经理们则辩解称,考虑到去年秋季的艰难交易环境,投资者应坚持长线投资,以避免基金在赎回压力的影响下,不得不廉价出售流动性差的资产。

  业绩逊色已经令投资者难以忍受,但让他们更加不满的是,一些对冲基金依然要求对资产收取2%以上的管理费用,并分享投资收益的20%-30%。不过,随着投资者不断撤出资金,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开始低头让步。在记者所掌握的部分有代表性的对冲基金收费标准上,基金“打折”收费的做法十分普遍。

  香港一位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按照对冲的不同偏好,目前市场下,降价幅度最大的来自于股票指数基金,下降幅度达到30%,其次是宏观对冲基金,而灵活的多策略基金基本保持费率稳定。下狠心推出更低廉收费标准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主力投资商品基金的Ospraie Management,其旗下两只新基金的管理费比例为1%,利润提成比例则降为10%。

  钟衍表示,其实对冲基金中的基金更需要降价。很多投资者不能理解对冲基金实行的两重收费,但这并不妨碍好的基金还可以收高价。例如Steven Cohen管理的SAC Capital已告知其投资者,该基金将允许投资者每个季度都可赎回,而不是三年之后方可提取。但是,即便是在去年出现损失的情况下,SAC在收取3%的管理费和50%的业绩提成方面,仍然毫不动摇。SAC可以说是今年迄今为止仍呈现涨势并坚称不降价的明星之一。

  降价能挽回市场吗?

  颓势可否随对冲基金的低姿态而挽回?6月2日,巴克莱银行投行部发布的报告中,隐约透着一线希望。“继今年年中减少至1.2万亿美元以后,对冲基金资产可能将在2009年底增加至1.3万亿美元。”根据巴克莱资本的预测,投资者今年从对冲基金中撤离的资金在其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5%降低至10%,而对冲基金2009年的资产总额可能将增加8%以上,这部分资金将来自于以养老基金和富有家庭为主的客户,他们将在金融市场走软的形势下向对冲基金注入大约500亿美元的现金投资,另外,投资者目前所持的资产大约有14%为现金,其中将近80%计划在2009年投入到对冲基金中去。

  美国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 5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第一季度市场波动较大,但投资于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表现强劲,保持了超过1%的盈利,资本金增长51亿美元,几乎抵消了投资者赎回的64亿美元。对冲基金的这一良好表现已延续至第二季度。数据显示,HFRI新兴市场指数在4月上涨7.5%,创2000年12月份以来最好单月表现。该指数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9%。

  讨价还价的关键还在于,依然要让对冲基金有利可图。上述BGI高管解释,对冲基金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冲基金本身运营的支出,此外还要能够调动对冲基金经理的投资积极性,一味寻求低价,只能将对冲基金推向死路。

  “市场还没有到最底部,不确定仍然存在。”巴克莱旗下BGI亚洲对冲基金主管仍流露出对行业的担心:“毫无疑问对冲基金的生命线已在慢慢逼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