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雅非再度回应股东内讧事件

  2007年,在深圳股市圈内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李雅非与朋友成立了深圳市红山投资管理公司,她出任公司董事长兼任投资总监。在几个股东退出后,她改任该公司执行董事,持股比例增至89%。她说,“成立红山投资目的希望通过事业把一些朋友联系起来延续友情,把投资做得更好、更有意义。”

  2007年9月,红山投资与深国投(即华润信托)合作推出了两期阳光私募产品,即深国投·红山1期、2期。两只基金正式成立当日,上证指数是5393.66点,截至今年5月20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为50.84%,而红山1期和2期的跌幅为29.68%、29.78%,仍大幅跑赢大盘。

  李雅非在红山投资身上投入大量心血,她先后辞去了重庆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和上海名龙公司的一切职务,注销了深圳银桥担保公司。据红山投资的员工反映,红山投资这两年的办公室费用都是由她个人垫付,她每天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尽管如此,她近期却因红山投资股东内讧事件而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日前,红山投资股东王宇向媒体爆料声称:“李雅非欺骗客户”,具体行为是:股东变动1年半才通知客户、管理混乱、老鼠仓以及靠消息炒股等等。

  对此,李雅非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了事情发生的主要起因:“一是目前红山投资持股7%的股东王宇,在今年3月份关于红山投资缴足法定注册资本金的股东会上表示不愿意交足相应部分的资本金;二是上海名龙国有资产经营咨询有限公司因一起经济纠纷案起诉了王宇的妻子,而李雅非此前曾任此分公司负责人。”这导致李雅非和王宇之间产生了摩擦。

  对于王宇的爆料内容,李雅非认为只要了解阳光私募常识和实际情况就能清楚,王宇的说法并不成立。她说,目前国内阳光私募大多参考海外对冲基金模式,主要特点是核心基金经理在公司中占据绝对主导作用、监管约束少、信息披露程度低等、操作灵活多样。阳光私募基金采用多方监管的模式,往往还要求投资顾问“跟投”,这一点比公募基金还严格。

  李雅非说,红山投资是深国投聘请的两期红山信托基金的投资顾问,深国投认可的是她的投资理念、经历和业绩,她也“跟投”近10%的份额,有五成的基金委托人是她的亲友。对于“老鼠仓”问题,她解释说,只有在公募基金或代理资金量较大的理财情况下才有条件产生,对于两期红山信托基金目前有限的资金量而言,就连对最小市值股票的价格都难产生影响,并不具备滋生“老鼠仓”的基础。另一方面,她作为持有红山投资89%股份的大股东,目前是公司法人、执行董事,在这样一家私有企业中,她的经营管理及招聘等事务均保持公开、公正、公平作风,而红山投资也一向遵守信托计划相关规定。

  据了解,此事件对李雅非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种种困扰:有个别红山信托基金委托人日前提前赎回,甚至连她还在念小学的孩子也因受相关新闻报道带来的压力而不敢去学校。

  不过让李雅非觉得欣慰的是,在内讧事件爆发后,许多红山信托基金委托人打电话过来安慰、鼓励她,有的说只要她在红山就跟到底。她说,内讧事件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波澜,今年,公司又引进了高级研究员,她对红山基金和公司未来充满信心。 (林 根)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