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基金]中国基金业仍需学习海外先进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6日 08:34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黄丹)--据中国证券报5月26日报道,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海外金融危机后,一个观念慢慢在中国投资行业流传开来,这就是“偶像破灭”,言下之意就是这次危机让中国基金行业已经没有了可学习的对象。

  

    博时基金公司副总裁李全却无法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海外基金行业在制度设计方面仍是先进的,中国基金业仍需保持谦虚,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吸收海外先进理念。

  

  “不择时”在中国行不通

  

    李全表示,学习海外先进经验并不意味着对海外理念的全盘皆收。例如他就反对机械地照搬海外基金业的“不择时”理念,“所处平台不同,监管法律环境不同,‘不择时’这种提法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

  

    李全分析说,从产品丰富性上来看,中国基金业还有待加强。目前国内基金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细分还不够,这种趋同性某种程度上也会放大二级市场的波动。因此,中国仍需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而在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前,中国基金的择时操作还是有必要的。

  

    李全认为,其实美国也有自己的“择时模式”,那就是充分利用ETF基金。美国的ETF品种非常多样化,数量超过400只,而且美国市场可以做空,当投资者通过在不同市场选择不同投资工具时,实际上也是在做择时操作。

  

    李全说,在全球公募基金出现净赎回的2008年,ETF基金整体上仍实现了净申购,实现净销售额1875亿美元,是唯一实现资金净流入的基金类别。

  

    “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应该择时,中国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择时来赚钱。”李全介绍说,博时基金目前已经得到了上交所的授权推出超大盘ETF。根据编制方案,超大盘指数将挑选在上交所上市的规模大、流动性好的20只超级大盘股票组成样本股。为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可投资性,超大盘指数规定单一一级行业样本个数不超过6个。根据李全介绍,ETF将是博时基金今年的重点项目。

  

    实际上,从2008年初至今,博时这家管理着2000多亿资产的基金公司完成了两次成功的择时,一次是在2008年上半年4000多点的高位时及时减仓;另一次是在2008年11月股指跌到低位时大举入场,成功抄底。

  

    李全表示,去年,相对很多海外基金而言,国内QDII的基金净值跌幅相对较小,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基金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择时操作,这也体现出中国基金业独立思考的一面。

  

    继续奉行多元化理念

  

    博时基金表示“多元化”是他们一向奉行的理念。博时的股票投资部门借鉴海外成功理念,分成成长组、价值组、混合组、数量组等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奉行的理念并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以专业精神走通多元化之路。“今年以来的净值表现,数量组的绩效更突出。”李全介绍说。这是因为数量组在今年的投资中更看重流动性,主要运用行为金融学、数量金融学等来做投资,缩小了基本面分析在投资中的权重。而在这一轮的反弹中,信贷放宽带来充裕的流动性,基本面改善方面则充满不确定性,很多主题概念、题材股涨得很好,数量组的成绩就此跑在了前面。

  

    李全认为,今年市场将呈现箱体震荡,总体而言,这个箱体的底部是逐渐抬高的。他表示,博时早在年初就已定下这个论调,其投资也是以此为基调进行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