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户理财6月开闸门槛降至百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 11:57  南方日报

  作者:贾肖明

  本报曾独家报道公募专户理财“一对多”门槛大幅降低,不久前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自2009年6月1日起,将允许有专户理财资格的公募基金公司,向证监会报备“一对多”专户产品,相比较“一对一”,一对多的门槛降至100万元。这意味着,过去阳光私募重点挖掘的“百万级”投资客户,如今将面临公募基金的有力竞争。

  门槛从5000万降为100万

  证监会首次批准基金公司专户理财资格是在2008年2月,共有易方达、南方、鹏华、国泰、中海、汇添富、嘉实、工银瑞信与诺安等9家基金公司获准开展专户理财业务,至2009年1月拥有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大约有30多家。

  最初基金公司获准开展业务的模式是“一对一”,基金公司负责单个特定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但是因为门槛高达5000万元,把不少个人投资者拦在了门外。而“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指基金公司向两个以上的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两个以上特定客户的财产委托,把其委托财产集合于特定账户进行证券投资活动。

  和公募基金相比,该产品的特点是只准私下发行,不允许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其他公共媒体推介该类产品。同时“一对多”产品要求进入门槛为100万元,人数不超过200人,募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可成立,与目前在信托公司发行的阳光私募相比,进入门槛要求类似,销售方式类似(均为私募),也有人数限制,投资范围上也比较灵活,和阳光私募形成了直接竞争的关系。

  公募基金磨刀霍霍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在积极准备相关产品,以便报备证监会。

  富国基金产品与营销策划部总经理黄晟表示,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和券商与公司进行接触,双方正在按计划讨论相关的产品设计(包括共同开发产品)以及展开前期准备工作。从目前的产品需求来,既有偏股票类的,也有偏固定收益类的。

  实际上,部分基金公司之前已经假道信托渠道,以投资顾问的形式试水一对多业务。例如,中融信托就先后推出三只由华夏基金担任投资顾问的信托产品,分别为中融华夏股票优选二号、三号和四号;厦门信托今年则先后成立了由博时基金担任投资顾问的中盈一号以及由交银施罗德担任顾问的交银聚富一号。

  “基金公司肯定会争抢这一块业务,因为在过去的销售体制中,客户资源都掌握在渠道手中,而通过一对多业务的开展,基金公司可以直接掌握高端客户资源”,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表示。但是他同时提醒基金公司应注意,如果由于人才分流等原因,做好了专户却减弱了公募产品的竞争力,可能会得不偿失。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乐嘉庆也指出,公募基金公司也面临相应的理念、架构、风控、人才准备的问题,比如,在架构上,可能有的公司会设立专门的专户事业部,从产品设计到投研、销售完全独立于原有架构,但有的架构将比较简单。而其中架构、风控、人才的准备的问题,也会引发市场对业务独立性,投研团队实力等的热点讨论。

  关键还是看业绩

  对于投资者来说,到底是选择公募的“一对多”还是阳光私募更合适呢?

  对此,乐嘉庆认为,对投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要探讨私募或是“一对多”专户在机制上哪一个更好,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架构清楚、投研团队实力强大,核心人物过往业绩优秀的管理人,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持续跟踪关注他们的业绩表现和业绩背后的驱动因素。

  而江赛春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很多阳光私募表现优秀的产品,管理人就是从公募基金跳槽而来,投资者首要考虑的还是是否找到合适自己的投资管理人”。

  “中国的高端理财市场还是很大的,现在才刚刚开始,事实上不存在公募一对多分流阳光私募客户的现象。此外,最后还是要看业绩,谁业绩强,客户才认可。”私募业的代表人物,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直言。

  本报记者 贾肖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