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暗战QDII入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 05:3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金士星

  台湾金融主管部门4月30日正式发布《大陆地区投资人来台从事证券投资及期货交易管理办法》,从5月4日起,大陆QDII即可在台开户,准备未来的台股交易。

  对于在台湾证券界从业近20年的杨先生来说,这个办法的出台不啻为当头一棒。杨先生在台湾某知名证券公司担任高管,同时还在深圳经营着自己名下的“咨询公司”。他已经营这个公司近4年,“咨询”业务说来十分简单,就是在大陆寻找希望投资台湾股票的投资者,帮助他们通过在香港的台湾券商分支机构参与台股的投资。为了避嫌,在香港为杨先生提供服务的台湾券商分支机构并不是杨先生所供职的机构。

  在过去的几年中,除了像杨先生这样的个人行为外,直接以公司名义在大陆揽客的台湾券商也不在少数,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把不少“陆资”带入台湾。杨先生在大陆的客户大多通过购买在港发行的台湾基金或以“外国机构投资人”(FINI)身份的方式投资台股。

  上海市律协证券期货法委员会委员余红征律师认为,这种投资有法律上的风险,主要原因是这种业务是依靠个人介绍通过境外机构进行的,如果投资者和介绍人、或者在港的台资券商分支机构发生纠纷,无法得到国内法规和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保障。

  此次办法出台直接打击了杨先生的这项业务。尽管在两岸的金融监理备忘录(MOU)未签署前,陆资QDII在台还无法进行实际的股票交易,而且台湾方面对于QDII投资于台湾市场的比例仍有限制,但这毕竟为两岸的资本市场沟通提供了官方认可的渠道。相比之下,这条“阳光大道”无疑比杨先生过去的办法更令投资者放心。

  这样,杨先生不得不对自己的“咨询业务”进行调整。办法规定,大陆地区投资者在台从事证券和期货交易时,需要指定代理人从事交易登记、开户等事宜。现在,杨先生正以自己所在证券公司高管名义与一些国内机构进行沟通。这也是很多台湾同行目前都在积极进行的工作。

  台湾股市的开放对大陆的投资者有多大的吸引力,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除了繁多的监管要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入台QDII’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已和QDII在大陆刚出现时的环境大不一样了。”一家台湾券商背景的咨询公司经理表示,“目前国内投资者对于投资海外市场热情并不高。”  杨先生正在接触的一家大陆券商资产管理部的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不讳:“在一些产业上,与其买台股,还不如买A股。”他认为,台湾股市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很低,在全球配置投资的QDII产品中,台湾股票所占的比例也会非常低,股价变动不会对QDII产品的净值带来太大影响。不过,他也表示,如果要在未来的QDII产品中配置台股,会选择一些具有优势的科技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