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嘉实基金工银瑞信货基遭遇强赎回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6日 00:05  华夏时报

  三个月内规模缩水分别超过200亿份

  本报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仅仅一只基金产品一个季度就缩水200多亿份——这是发生在工银瑞信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嘉实货币市场基金身上最新的“惨痛遭遇”。

  《华夏时报》记者在4月21日基金一季度报公布完毕的数据统计中注意到,受益于去年四季度货币基金规模暴增的上述两家公司,短短3个月后,就备尝苦涩。

  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货币基金在一季度遭遇大规模赎回,但由于股票市场估值偏高,投资者新一轮避险需求的资金又开始“扎堆”新发行的货币基金。

  约44%货基遭赎回

  根据天相数据统计,59家公司旗下444只基金2009年一季度共计净赎回2696.14亿份,净赎回比例达到10.77%。

  其中,股票型基金净赎回191.19亿份,净赎回比例为1.78%,混合型基金净赎回73.41亿份,净赎回比例为1.27%。

  与偏股型基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货币和债券基金遭遇了大规模赎回,一季度货币基金遭遇净赎回1727.04亿份,净赎回比例达到43.94%,成为份额缩水最大的基金品种;债券基金净赎回664.45亿份,占比达38.17%。

  从基金公司的情况看,申购赎回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局面。以申购赎回净额排名,一季度基金份额净赎回较多的基金公司有嘉实、工银瑞信、博时、华夏、华宝兴业、大成和银华等。而就净赎回比例而言,工银瑞信和嘉实两家以31.93%和21.77%的比例远高于其余基金公司。

  记者注意到,工银瑞信和嘉实主要赎回源正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工银瑞信货币基金2008年三季度的规模为85.55多亿份,但到年底猛增至375.84多亿份,正是凭借这只基金的贡献,工银瑞信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迅速上升至752.34亿元,在年末一举进入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位居基金公司第6席;嘉实货币基金在2008年四季度也增加了236.82亿份。

  但一季报显示,工银瑞信货币基金规模已降至142.56亿份,缩水227.28亿份;嘉实货币基金缩水更达到245.72亿份,去年四季度的增量已全无踪影。

  “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4月22日告诉记者,一季度货币基金大幅缩水早在2008年四季度就已注定,“我们对此一点也不吃惊,去年末部分货币基金的规模增长幅度过于明显”。

  这位市场总监指出,货币基金规模去年底的超常规增长,除当时市场情况下投资者风险偏好发生变化以及配置需求外,另一个重要推手是基金公司追求公司规模和排名,在年末对货币基金进行了力度极大的持续营销。

  他强调,去年四季度货币基金规模增长快速的基金公司均有雄厚的客户资源,比如工银瑞信背后的工商银行、嘉实背后的人保背景等。

  在他看来,从理性的角度来考量,基金公司在货币基金年末营销中并无实质收益,货币基金管理费只有3.3‰,平均到每个月不到万分之三,相比于短期的管理费与激励费用之间的差距,去年底货币基金规模大增其实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行芬也告诉记者,固定收益类基金的赎回比例在一季度这么高是大家曾经预期到的。

  “一季度,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收益处在下滑状态,有的还产生了亏损。”行芬认为,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股市上涨至今,偏股型基金的净值涨幅非常可观,这使得仅仅作为资金配置工具的货币基金遭受巨大的赎回压力。

  货基重燃避险需求

  不过,尽管货币基金在一季度遭遇大规模赎回,目前发行的货币基金却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只有两只货币基金获批发行,而目前正在发行的仅有友邦华泰基金公司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在该只基金4月21日发行首日,就有超过10亿元的认购量,认购户数超过2万。

  多位基金分析师就此向记者指出,由于近期股市高位震荡,不少股票的估值已经不便宜,因此,一些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已从获利较高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产品中退出,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货币基金自然成了资金的避风港。

  此外,他们表示,投资者积极介入货币基金还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经历了去年的市场大幅调整后,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的心态更加稳健成熟,逐渐意识到了不同类型基金资产配置的必要性;二是近几年货币基金收益率基本稳定在2%-4%之间,基本体现了高流动性、收益稳定的产品特征;三是货币基金认购、申购、赎回费都为零,没有任何进出成本。

  长城证券基金研究员阎红则表示,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36%,根据历史数据,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一般高于3个月定期存款,其收益率为活期存款利率的4-6倍。因此,投资者的短期闲置资金可以考虑购买货币基金。如果闲置期超过3个月,则可以考虑相应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或定期存款。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