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QDII出海一年 煎熬一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07:08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李 锐

   [第一部分 QDII怎么了]

  至少从目前来看,QDII基金,成了一个非常沉重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随着2008年年报的出炉,首批QDII基金出海已经超过一年时间,而回顾这一年,QDII基金的遭遇可谓是“惨不忍睹”。难怪投资者感叹,QDII基金,想说爱你真的好难。

  理由一:学年成绩不及格

  回顾2008年,作为出海的“第一学年”,QDII基金的成绩真是一塌糊涂。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生不逢时”的QDII基金全年损失惨重,几乎无一实现盈利。

  统计数据显示,9只QDII基金去年累计亏损505亿元,一些QDII基金的亏损幅度近70%。这对于“出海”不久的QDII基金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按照505亿元的亏损额,平均每只QDII基金亏损超过56亿元,而即便是在2007年,当年运作的4只QDII基金就亏损了118亿元,平均每只亏损约29.5亿元。

  而从单位净值数据来看,QDII基金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和南方全球2008年12月30日单位净值分别为0.38元和0.527元,嘉实海外12月31日净值为0.44元,华夏全球12月29日净值为0.519元。如此业绩,投资者不满意,基金公司也是苦不堪言。

  理由二:“洋文”年报让你晕

  毫无疑问,作为出海投资的QDII基金,其持有人大多都是国内投资者。如果面对一篇纯中文的年报,国内投资者只要耐心研读,一定能弄明白,但通篇或者关键词语都是洋文,无疑让只识中文的国内投资者犯晕。“VodafoneGroupPLC”、“TevaPharmaceticalIndustriesLtd。”这些看起来有些陌生的英文单词就出现在QDII基金年报的重仓股中。一些已经披露了年报的QDII基金中,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既有中文也有英文表述,还相对好理解。但是“累计买入卖出基金资产净值2%或前20名股票”都没有翻译成中文,看着十分费劲,投资者根本无法直观的知道这些基金到底买了海外哪些股票。此外,一些QDII基金持有的ETF、开放式基金,也没有翻译成中文,英文水平一般的投资者根本没办法读懂。而根据相关规定,QDII基金信息披露可同时采用中、英文,但要以中文为准。

  从此来看,QDII基金的动机难免有“故意让人看不懂”的嫌疑。

  理由三:“没学会走路就想跑步”

  不过,更让投资者看不懂得是,在QDII基金业绩尚未出现根本起色之前,谋求创新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更大胆的“冒险行动”,其中包括风险更高的QDII指数化产品和QDII专户产品,从而被很多投资者讥讽为“没学会走路就想跑步”了。

  日前,交银施罗德宣布,经与多家客户充分沟通,公司已于4月3日,与国内知名企业正式签署了首单QDII专户合同。这是继2008年4月签署国内专户业务第一单之后,交银施罗德又一次在专户业务上抢了个“头名”。此外,南方基金宣布与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签约,将在内地市场独家开发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产品。几乎同时,国泰基金也表示,已与美国纳斯达克OMX集团签署了独家许可协议,拟开发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投资产品。华夏、嘉实在内的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均在开发跟踪国外强势指数的QDII产品。

  相对之前的QDII基金产品,目前其的“创新”产品风险明显增大很多,而在前期市场开拓不利的情况下,其“创新”产品如何吸引投资者,无疑成为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

  [第二部分 QDII怎么办]

  海外市场普遍回暖

  QDII基金阶段性投资机会或已到

  □晨报记者 李 锐

  海外市场的普遍回暖,又让投资者看到了QDII基金的投资机会。在经历2008年噩梦般的下挫后,进入2009年尤其是到了3月份,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渐企稳和回暖,QDII基金也开始了一轮“像模像样”的反弹,在逐渐发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功能的同时,QDII基金的持续反弹也带来了财富效应。对此,多家研究机构表示,QDII基金或具备了阶段性投资机会。

  海外回暖带动QDII走强

  3月10日,美股因花旗等银行的业绩超预期出现强劲反弹,并由此带动全球其他市场的股指反弹。其后,随着美国财政部宣布将购买不良资产,使得此轮反弹得以持续进行。与此同时,受美股反弹带动,欧洲市场、中国香港市场等也出现不小的涨幅。

  粗略统计显示,美国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3月涨幅为8.54%,创2002年10月份来的最大单月涨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3月涨幅为7.73%。同样,在中国香港市场,恒生指数3月份涨幅为5.97%,香港国企指数3月份涨幅为16.91%。无疑,受海外市场影响,3月份QDII基金为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正回报。

  截至上周,在目前规模最大的4只QDII基金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最近一个月的净值增长为25.46%,而南方全球、华夏全球的净值增长也超过19%,嘉实海外精选的净值增长超过22%。此外,主要投资于中国香港市场的海富通全球,近一个月的净值增长高达31.6%。

  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下手

  各种迹象表明,这次机构又走在了前面。近期,多家拥有QDII的基金公司表示,QDII基金都处在净申购的状态,其中还出现了机构申购资金。

  其中,股票仓位一直较高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最近一个月一直保持着净申购的状态。上周四,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一天的申购金额达到1400多万元,而其中一家机构就申购了1000万元。

  根据2008年年报,QDII基金的持有人结构比较稳定,其中散户均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而机构投资者的比例都很小。最近的情况却是违反常态,机构投资者开始关注QDII基金的投资价值了,这可是市场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阶段投资机会可能已来临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积极干预,先行性指标显示主要国家均出现一定的反弹迹象,海外市场股指及原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反弹。在A股市场短期或将维持震荡格局、消化结构上估值压力等待进一步推动力的同时,QDII基金产品阶段性或具投资机会,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予以适当配置。

  不过,鉴于当前产品线不齐全,且产品设计雷同性较高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根据每个QDII基金的自身特点,结合自身的配置要求进行选择。比如投资者希望全球分散配置,则可考虑南方全球精选;如投资者认为海外市场中国概念股较具机会,则可考虑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倘若投资者希望投资亚太市场,认为新兴市场更有机会,则也可考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

  [第三部分 QDII怎么说]

  基金经理语录

  □晨报记者 李 锐

  尽管业绩一般,但对于海外市场的前景,QDII普遍保持乐观。面对已经到来的2009年,市场面临的众多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而在经历了去年一整年的煎熬,QDII基金“掌门人”的判断尤为重要。不过,让投资者稍微感到欣慰得是,他们普遍对海外市场前景保持乐观,大多强调海外经济形势趋于明朗。

  ●华夏全球精选“经济低位提供绝佳投资机会”

  展望2009年,我们对投资机会较为乐观。首先,全球股市的下跌,已经将很多的悲观预期反映在其中。即使考虑到预测盈利可能继续下调,与15年来最低市盈率13倍、市净率1.5倍相比较,股市已经显示了对于企业盈利,经济前景更为悲观的看法;其次,实体经济指标已经处于近五十年来历次经济衰退低位,为长期稳健投资者,提供了绝佳的投资机会;再次,全球各国空前的财政、货币及行政政策,为遏制经济大幅下滑、金融系统功能丧失提供了保护。随着资产价格的逐步稳定,很多目前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能瞬间迎刃而解,各方信心将逐渐恢复。

  ●南方全球精选“阶段性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对全球股票市场在经济下行中保持审慎乐观,认为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值得期待。在各国政府联合救市,并向市场注入史无前例的巨额流动性情况下,股市有机会从恐慌中恢复平静。如果信贷市场能进一步解冻,则会进一步激励投资者信心,从而有利于各国股市的持续回暖。本基金将密切关注并重新检视被过度抛售的资产,将观察资金流向与资产类别的不同表现,以积极掌握市场信心逐步恢复的迹象。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金融危机的最坏情况或已过去”

  由于多方的共同努力,金融危机的最坏情况可能已经过去,但其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会籍由各种经济指标陆续显现,届时还会造成避险情绪的波动和股市的震荡。亚太区市场回稳的基本面因素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政策效果和经济表现。美国的焦点问题是房地产市场能否止跌企稳,和银行何时恢复放贷功能?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具相对优势,得益于高储蓄率、低负债、经常账户顺差、高额外汇储备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短期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适度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效果。

  ●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发达市场会有一系列反弹行情”

  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实体经济将逐步筑底。基金经理在年报中分析认为,美联储大幅增加货币供应使其能避免出现大萧条。2009年,交银环球QDII预计以美国市场为代表的发达市场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弹行情,同时,中国香港市场在危机中也会出现很多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