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石的孤儿:首例基金公司合并案后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3日 22:59  经济观察报

  赵娟

  国内首例基金公司合并案接近尾声。

  原中信基金旗下4只基金已更换管理人为华夏基金,中信基金原办公地点人去楼空。在政策和股东引导下的这桩“包办婚姻”中,合并双方“硬着头皮”探索合并之路,除了各项业务技术层面的对接整合外,人员整合更受关注。

  本报了解到,原中信基金高层多将回归中信证券,80多名普通员工被分散吸收到华夏基金各部门。在管理和公司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之下,这些基金业“黄石的孩子”们如何求存?

  高管回归股东方

  自2008年3月22日公告中信证券、中信基金董事长王东明出任华夏基金董事长后,便再没有中信证券及中信基金高管履新华夏基金的消息。

  多方消息人士称,原中信基金总经理吕涛将重返旧职,任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但吕涛本人表示,目前其还在中信基金办公,个人去向要等所有合并事项完成之后再定。

  原中信基金其他几位高层将回归中信证券,包括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江平以及主管运营工作的总经理助理任通海等。

  华夏、中信合并之初,曾有猜测由中信基金主导合并,但最终结果是规模优势明显的华夏基金做主角,范勇宏仍为整合后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近年来,华夏基金在业内素有 “强管理层”的特点,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中信基金管理团队未选择进入华夏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中信基金投资团队是以整体平移的方式进入华夏基金,但有部分基金经理合并以来先后离职。

  今年2月,原中信基金稳定双利债券基金更换基金经理,中信基金公告称张国强由于个人原因辞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职位。这只债券基金是原中信基金旗下的明星产品,2008年收益率列债券型基金之首,张国强也是原中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投资管理委员会委员。而杨爱斌带领的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管理资产超过千亿,去年整体业绩与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基金不相上下。

  在之前的2008年5月份,原中信红利精选基金经理郭楷泽也因个人原因离开了中信基金,原中信基金研究总监戴波也已回到了中信证券。据悉,张国强并未回到中信证券,而是另寻出路。

  知情人士指出,投研人员的离去有个人选择问题,也有投资理念是否相近以及职务安排问题。

  目前4只原中信基金旗下基金仍由原中信基金4位基金经理郑煜、李广云、孙建波、赵航管理,他们均于今年1月加入华夏基金。

  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一年前合并工作启动之初,不少中信基金员工也曾预期能进入大股东中信证券,可是中信证券并没有同意接收这些高层外的普通员工。将中信基金人员吸收入华夏基金是人员合并的主思路。

  华夏基金方面对中信基金员工采取了“来者自愿”、“来者不拒”的原则,同时华夏基金还向股东承诺,保证中信基金员工薪资按原标准一年不变。

  2009年春节后到华夏基金报到的原中信基金员工人数之多有些超过华夏基金的预期。目前,除高管之外和个别另寻出路者,多数中信基金员工已在华夏基金工作。

  “虽然中信证券是大股东,但是这次整合基本算是华夏基金对中信员工的二次聘用。”一位中信基金员工称。据了解,在具体的人员合并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接收后,再由华夏基金各部门领导对各体系内的人员分别挑选,具体安排柔性较大。

  华夏基金旗下管理21只基金产品,2008年底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888.62亿元,名列60家基金公司第一名,其规模是中信基金的20倍,总体员工人数已超过400人,其各部门设置也较中信基金更细。目前,中信基金仅几十人的员工队伍已被稀释到华夏基金各部门。

  原中信基金所在的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的办公地点现在已经基本人去楼空,除了几位高层还间断在此办公进行合并的最后交接工作外,仅剩下部分运营、客服以及网站工作人员。

  中信基金的网站和客服尚在运作中,但为了对接工作平稳进行,中信旗下几只基金仍未打开申购。华夏基金曾在1月份表示,将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的人员交接和业务对接,依此推算,今年上半年合并事宜将完全结束。

  磨合之期

  一位已在华夏基金工作2个多月的原中信基金基层员工称:“根据公司的安排能够进入作为龙头的华夏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谈及在华夏基金的工作时其显得相对低调和谨慎。

  北京某从业超过8年的基金人士称,华夏和中信的整合是国内第一次,后续这样的案例很有可能再次出现,除了股东和政策引导的,也不排除一些大公司吞并小公司,华夏、中信的合并经验也许在将来可以借鉴。

  “在整合的过程中,客户数据、服务系统的整合,不同投研理念下投研团队的整合,以及不同领导风格下公司文化的整合等等,许多问题都将是第一次遇到,但人的问题肯定是核心。”上述人士称。

  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称,华夏基金不依靠股东自己发展壮大起来,管理层内部控制力强,有强势的公司文化和行为规则;中信基金的发展相对不温不火,背靠中信系相比其他基金公司国企的味道更重,在中信系级别比职务更重要,这也是中信基金高层回归中信证券的原因之一,而两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很不一样。

  曾有华夏员工用 “半军事化”来形容公司的管理,据了解,华夏基金还曾对新进的原中信基金员工进行过培训,并强调着装等细节问题。

  北京一些基金公司人士称,此前也有中信基金的朋友咨询过是否有位置进入这些公司。目前有个别员工在进入华夏基金后由于薪水或职务问题又选择离开。近两年,基金公司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人力资源凸显紧缺,今年待成立的基金公司有至少6家,一些有资源的中信基金员工并不担心饭碗。尤其是一些进入华夏基金的中信中层员工,在没有职务安排后,也在犹豫去留问题。

  但是,华夏基金人士也认为,基金业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人员流动性本身也比较大。

  上述分析人士称,中信基金员工在华夏多少有些尴尬的背后还有一些复杂因素,公司管理层主导来整合大股东的资源是比较特殊的,中信证券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主导权,但以后是否会发生变化,还需继续观察,强势管理层和强势股东的定位问题在任何公司合并中都会存在。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钟恒称,其实在海外市场,由于规模扩张、业务扩展或倒闭等引起的基金公司之间的合并并购很常见,双方公司的文化、理念、风格的差异导致的人员流失也是任何公司合并的主要问题,重要的是能否缩短磨合期;国外基金公司合并后常出现同类型基金的合并,但目前看国内还不会发生。

  钟恒认为,合并带来的好的一方面是,华夏有一套较好的投资和风险管理程序,从旗下基金的风格和表现各异可以看出公司给基金经理保持自身投资风格的灵活性较大,这有助于中信基金在华夏的适应;另一方面,接管中信基金也有助于华夏基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完善产品线纵向的发展。

  (本报记者申兴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