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现象引人深思。当基金公司巨额亏损之际,基金公司的经理人们仍然可以心安理得地分享284亿元的收益。在亏损额的排名中,华夏基金、博时基金位列前二,亏损额分别达1053亿、967亿,南方基金则排名第5,亏损额为816亿元
□ 本报记者 闫 铮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08年60家基金公司共亏损1.5万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含封闭式基金)亏损额达1.46万亿元;与此相对,这60家基金公司在2008年的管理费收入为307.32亿元,相比2007年度的283.82亿元上升了8.28%。
据了解,部分私募基金的管理费收取已与业绩挂钩,而公募基金目前还采取着以固定费率收取的模式。对于公募基金巨亏下仍保持管理费持续增长,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现象并不合理。部分业内研究人士也指出,公募基金管理费以固定费率收取的模式值得商榷,引入多种收费模式能更好地保护基民的利益。
巨额亏损与管理费增长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中,股票型基金亏损最巨,2008年累计亏损9740亿元,占整体亏损的65%;混合型基金2008年累计亏损4057亿元,占整体亏损的27%;封闭式基金累计亏损841亿元,占整体亏损的5.6%。三者相加,约占2008年基金业亏损额的97%。但是亏损局面并没有影响到基金管理费的增长。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08年,股票型基金管理费上升了12.5%,保本型基金管理费上升了3.65%。
在股票型基金整体大额亏损的同时,债券型基金的表现格外抢眼。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08年债基整体获得了92.55亿元的正收益。而货币市场基金也获得58.81亿元的正收益。
同时,2008年债券型基金管理费也增长迅猛,管理费达到了7.18亿元,相比2007年上升169%。另外,货币基金的管理费同比上升了109%。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2008年度,基金管理费收入(含QDII)的前三名为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三家公司年度管理费收入分别达到28亿、18.23亿和18.1亿。三家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20%。值得注意的是,在亏损额的排名中,华夏基金、博时基金位列前二,亏损额分别达1053亿、967亿,南方基金则排名第5,亏损额为816亿元。
浮动费率与固定费率
对于基金在亏损1.5万亿元情况下管理费上升8%以上的现象,一家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表示,在2008年基础市场单边下跌的情况下,私募基金经理以被动或主动“减薪”的方式承担着市场带来的冲击,而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员却仍能保持收益增长。在令人“羡慕”的同时,这种现象也让人感到不解。
他指出,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公募基金以固定费率进行管理费的收取,属于“旱涝保收”;而私募基金多以浮动费率来收取管理费,浮动费率有的与净值新高挂钩,有的以投资期收益挂钩。不过总的来讲,对私募基金来说,没有业绩就很难得到管理费,有时甚至还要自掏腰包来履行合同。他表示,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来自自身尴尬的法律地位,但是从对投资负责的角度讲,公募基金也应该考虑引入浮动费率来收取管理费。
对于让公募基金引入浮动费率来收取管理费的方案,一位从事基金研究的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入浮动费率,存在着不利于投资人认知的问题,可能不适合于公募基金。不过固定费率确实有自身的局限,如何进行资产管理规则的改革,还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