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QDII净值强劲回升引人关注

  由美股企稳而带来的全球股市反弹,使QDII基金净值强劲回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基金公司分别与美股指数签约,计划推出指数QDII;久乏人问津的QDII基金,近期也出现了机构大笔申购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当前已到了抄底QDII基金的时机?

  QDII基金普遍反弹

  随着花旗银行止跌回稳,美国推出大规模“消毒”计划,美股出现强劲反弹,并迅速带动全球股市回升。受益于此,国内QDII基金的净值也全线上扬。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3月10日至20日,各家的QDII基金大多出现了7-11%左右幅度的反弹,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和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的净值涨幅都在10%以上,反弹幅度最小的华夏全球精选也上涨了5.67%。

  如果把时间段放得更长一些,从去年11月21日到今年1月6日的上一轮反弹中,有5只QDII的净值都出现了20%以上的涨幅。

  全球股市的回暖,使两只成立较晚的QDII基金的面值已经回到了1元以上。截止3月26日的晨星数据显示,去年6月成立的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和去年8月成立的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净值已分别回升至1.083元和1.021元。

  机构动向值得关注

  海外市场的初步企稳,QDII基金的良好表现,使一向敏感的机构投资者率先作出反应。

  有合资基金公司表示,旗下的QDII基金近期明显受到机构客户关注,并出现了1000万元以上的大笔申购。

  同时,两家国内老牌基金公司分别与美股指数达成协议,独家在中国开发市场交易产品。

  其中,国泰基金公司在2月25日与纳斯达克OMX集团签署独家许可协议,使用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中国开发场内交易产品。国泰基金表示,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计划于年内推出国内第一只纳斯达克100指数产品,该产品或将有效把握美国经济复苏带来的良好投资机会。

  南方基金也宣布,已正式签约标准普尔,将在中国市场独家开发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的指数化QDII产品。南方基金认为,经过此轮调整,海外市场各大指数普遍下跌超过50%。长期看,指数处于相对低位,下跌空间不大,而长期投资价值已经显然。通过开发一只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产品,将可以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一个享受美国经济复苏及其长久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收益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工具。

  海外经济前景仍不明朗

  然而,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抄底QDII,最为顾虑的还是海外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在无可争议的“衰退”形势判断下,近期是各国政府的一系列反周期刺激政策,缓解了市场对基本面的忧虑。

  例如美联储表示,将在半年内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增持7500亿美元房利美与房地美的资产抵押证券,并最多购买1000亿美元的企业债。美国政府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引发了市场对美元贬值及通胀的担忧,以美元计价的诸如石油、黄金、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同时,上周发布的2月份新屋开工数和营建许可数环比均上升,且超出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关于房地产业见底的预期。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在3月15日表示,预期衰退可能在今年结束,他已经看到复苏的“嫩芽”。

  但是,政策面的极力做多,以及全球实体经济出现的微弱转暖信号,并不能完全缓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忧虑。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桑莫斯谨慎表示,没有人能判断景气低迷何时结束,每月流失60万个工作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善。

  在全球经济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出手抄底QDII基金是否是明智的行为?曾任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特别助理的Canonbury集团总裁Philippa Malmgren博士可能代表了市场乐观派的观点。她在日前嘉实基金中国投资论坛上提出:“现在就是最坏的时刻,一生中所难以见到的、最好的投资机会正在显现。”抵御未来即将出现的通货膨胀最好的办法就是买进资产。

  分歧同样存在于QDII基金当中。对于香港市场,上投摩根基金认为,A股与H股的平均溢价则较前期的高点开始收敛,如果A股市场仍然坚挺,在流动性改善以及市场信心逐渐恢复的情况下,港股反弹有持续的可能。而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经理李凯则判断,2009年全球市场可能继续在熊市中徘徊,而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香港市场已接近底部,但仍会有震荡与反复,预计第二季度国企指数将在7000点附近震荡。嘉实海中国股票基金将采取“防御性的仓位+进攻性的组合”策略,在市场的波动中寻找交易性机会。

  实际上,一季度以来,中国A股的走势与全球市场相比,都算得上是一枝独秀,多家海外投资机构,也都作出了中国经济有望率先复苏的判断,提出“重仓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有专家分析认为,对于QDII产品,投资者最好还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考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