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版A股ETF急刹车 话语权之争再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5日 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咏

  3月24日,原为首只直接挂钩上证50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港交所”)上市的日子,现在一切成了未知数。

  这只名为“标智上证50中国指数基金”(下称“标智上证50”)的发行商,是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保诚”)。该公司已于3月18日、19日在港交所网站公布这只基金的上市文件,并计划于19日就推出该ETF在香港新闻发布会。

  19日情况突然生变。当日,中银保诚匆忙以“技术因素”为由取消发布会,随后港交所刊登的相关上市文件被标注“已经作废”,最终从网站撤下。香港当地媒体亦曝出中银保诚已经告知港交所取消原定的24日标智上证50ETF上市仪式安排。

  无独有偶。

  市场传闻港交所拟在3月初推出A股相关ETF的衍生产品,但最终被推迟,上市无期。这一传言从多名国内券商相关人士处得到证实。不过,港交所在回复本报咨询时表示,该所目前并没有推出有关产品的时间表,并再三强调,未公布这些产品的推出日期。

  敏感的市场人士从上述“推迟”的事件与传闻中嗅到了同样的味道。“这都和监管机构的态度有关。”一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防范交易对手风险

  “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基金必须先得到香港证监会之认可及批准。”港交所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表示。从目前资料来看,标智上证50的产品已获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的批准,在港交所交易代码为“03024”。

  至于中银保诚方面提及的“技术因素”,德圣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塞春表示,对于一只追踪内地A股指数表现,而在香港上市的ETF而言,不可避免地面临跨市场带来的客观影响。“一些具体问题,如货币结算等,就涉及到人民币、港元以及美元的汇率互换需要解决。”江解释。

  对于中银保诚方面在新闻发布会当天的临阵变卦,“技术因素可能只是一个借口。”上交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在港交所上市的这类ETF产品并非直接持有A股,而是通过持有由QFII之关联人士所发行的A股连接产品(CAAP,如认股权证、票据或参与证券等),以合成形式复制在A股市场买卖的相关A股的经济效益。

  ETF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一旦CAAP发行商倒闭,ETF须全权承担相关损失。“这便是监管部门关注的交易对手风险。”该券商人士解释。

  由于中银保诚并不具备QFII资格,故在标智上证50方面,其选择了持有QFII额度的比联证券为合作伙伴,通过向后者买卖A股连接产品来投资A股。2006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比联证券的同系公司——比联金融产品英国有限公司(KBC Financial Products UK Limited) 1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并批准其在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开立人民币特殊账户。

  “该ETF的突然暂停,或与比联证券的相关信用等级下调有关。”一大型券商衍生品业务负责人分析称。

  比联证券为比利时联合银行(KBC Bank NV)下属公司,而后者是比利时联合金融集团(KBC Group NV)的全资子公司。3月18日,即标智上证50原定发布会前一日,标准普尔下调比利时联合银行长期评级,由A+降至A;而比利时联合金融集团的长期及短期交易对手评级,也由A/A-1降至A-/A-2。

  “信用等级下调增加了监管机构对ETF涉及交易对手风险的关注;另一方面,对这只ETF而言,发行商所能用的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并不够高。”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标智上证50顺利推出,将成为i股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下称“A50中国基金”,02823)的有力对手,后者为目前香港市场交投最活跃的产品之一。

  上述ETF均投资于A股概念,标智上证50选取上证50指数为基准参考指数,而A50中国基金则追踪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

  相比之下,上证50指数更贴近A股市场,相应的市场关注度也更高一筹;此外,相对于标智上证50仅比联证券一家QFII参与,A50中国基金集合了包括花旗、荷兰银行、瑞银、美林等等8家QFII作为A股连接产品的发行机构。

  实际上,去年底,A50中国基金也因交易对手风险过大而受到香港证监会的关注。该ETF分别在2008年10 月29 日、11 月14 日及12 月5 日连发三则公告,表示为了防范对手方风险,将改变花旗环球作为CAAP 发行人“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后,花旗环球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份额由2008年12月初的54.4%降到目前的20%以下,对应的其他发行商份额都有增加。

  话语权旁落之忧

  另一方面,香港市场推出A股ETF有关的衍生产品的推出时间据传也被押后。

  “我所在较早前在公布2009年的工作计划时表示,计划推出以i股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及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为相关资产的期货及期权。”港交所新闻发言人确认了此类产品的研发计划,但称没有推出相关产品的时间表。

  事实上,多名业内人士向本报证实,港交所曾计划在3月初推出相关衍生产品,不过最终还是决定按而不表。“如果香港市场能出现A股ETF期货或期权产品,对内地股市应该有益,至少能刺激股指期货的加速推出。”沪上一券商人士表示。

  “有关部门可能担心A股期指的主导权旁落。”一香港券商人士表达了这一观点。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以铜为代表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上,虽然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铜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全球铜市定价权仍在伦敦期货交易所 (LME)手中,伦敦铜对沪铜有着显著的引导作用。“谁交易量大谁主导价格。”该人士表示。

  与缺乏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相比,香港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做空投资品种,除期权期货外,还有权证、牛熊证等产品。“如果港交所领先内地推出A股ETF期权和期货,从业务开展角度上,将加大内地推出股指期货的难度。”上交所相关人士认为,同样是基于内地A股表现推出衍生产品,谁能抢先一步,自然就能赢得更大市场。

  不过,三年前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下称“新交所”)的经验,或许可以为话语权之争做一注解。

  2006年,新交所抢先推出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成为全球首个以A股市场为标的的海外股指期货。但2008年11月,新交所市场部副总裁周星在江苏省参加国际期货论坛时承认,当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新交所从中吸取的经验是,只有在A股市场的股指期货推出后,A50股指期货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产品互通,交流更加紧密,两地市场的融合程度将不断加深。”江塞春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