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专户理财添强心剂 QDII专户一对多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 09:41  经济观察报

  申兴

  基金专户理财自去年3月高调启动以来,到如今开展得“差强人意”。证监会近日开放QDII专户理财业务和允许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开闸,为基金专户理财注入了强心剂。

  “事实上一对一的QDII专户已经可以运作了,技术上都没有问题。如果今天就有客户跟公司签约,基金公司不需要向证监会报批,第一单马上就可以投入运作。”一家基金公司国际部总监表示。

  该公司专户理财部总监也透露,3月中旬证监会组织多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进行了座谈,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的方案已经成型,公布只是时间问题。

  QDII专户先锋

  3月10日,证监会基金部将一份名为 《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客户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回函》传真到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同时发到其他有QDII资格和专户资格的基金公司。

  按照证监会规定,获准开展QDII专户业务的基金公司必须同时拥有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即专户资格)及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即QDII资格)。南方、嘉实等9家基金公司符合此标准。

  但事实上,还需要有QDII剩余额度才能成为首批开展QDII专户的公司,目前满足条件的只有南方、嘉实、华宝兴业和交银施罗德4家公司。

  南方基金国际部总监丁晨介绍,南方基金的潜在客户中包括个人客户、机构客户,也有银行渠道有意发行QDII专户产品。“我们的客户中有一位想专门投资港股的个人,他之前购买了1个亿的南方QDII产品,现在想转成QDII专户运作。”

  交银施罗德专户业务负责人透露,公司已经准备好了国际指数、环球精选、债券优选三款产品,并且已有多家机构客户表示出浓厚兴趣,有望尽快实现合作。

  “我们的想法是跟银行合作发理财产品。”嘉实基金公司人士称。华宝兴业基金也表示和多家有意向的潜在客户进行了沟通和接触,其QDII专户目前已进入“随时可能落单”的状态。

  尚未具备资格的基金也对此业务充满期待,招商基金产品部总监马静称,“近日监管机关对QDII专户业务的放开,更加拓宽了专户业务产品战线,使公司可以为投资者设计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主题等相关产品,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的回函规定开展QDII专户业务不需参照QDII相关规定中有关投资比例限制、交易方式(如融资、卖空等)、交易对手资质等内容。但一家基金公司专户理财部人员表示,“由于大资金都有自己的出海通道,QDII专户的规模一般不会太大,很难做对冲,成本很高。”

  3月18日,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组织QDII专户的内部学习会议,由投资经理介绍投资范围和思路。

  大战只待“一对多”

  相对于QDII专户受益面窄的现象,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能否放开,则被看作挽救专户理财冷场局面的灵丹妙药。

  一家规模居前的大型基金公司专户理财部总监透露,一年来公司的专户理财业务只有几个亿的规模,远远低于预期。他同时承认,在去年的单边下跌市场里,公司的专户虽然战胜了市场,但也出现了亏损。

  “大家对该业务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只要市场有赚钱效应,就应该有发展空间。”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部门总监坦言。“国内专户理财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短期内入市的专户资金规模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

  根据方正证券基金分析师洪枫的测算,2008年公募基金的专户业务规模在100亿元左右,主要的客户还是集中在上市公司,而目标客户的集中度过高,在弱市中,反而对专户理财业务的发展产生制约。

  国投瑞银基金人士认为,“一对多”专户理财的推出,降低了客户入市门槛,会提升客户的参与热情,尤其是资金量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机构客户、300万元至500万元的个人客户群体,这一群体也自然会成为基金公司客户争夺的重点。

  “一对多的个人门槛为50万,机构门槛为100万,上限为200人,可以说与阳光化的信托私募将构成直接竞争。”南方基金专户理财部总监李海鹏认为,“基金公司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是开放式的,包括信托公司也可能成为合作渠道。同样,一对多的QDII专户业务也可以同期开展。”

  参加了3月中旬证监会座谈会的人士透露,“征求意见稿已经征求完毕,总体上不会再有什么变化,现在只是监管层决定何时公布的问题。”业界期望的公募基金经理兼做专户的建议最终没被采纳,“主要是为了相互隔离,证监会希望基金公司将公募和私募业务分开。”

  招商基金人士据海外经验推算,一般情况下,专户理财业务总规模大约是共同基金规模的10%左右,而我国目前共同基金规模在20000亿左右,则我国专户理财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00亿左右。

  从100亿到2000亿,2009年基金专户理财大战只待一对多业务开闸。洪枫认为,“私募的优势在一对多业务开展之后将不复存在。”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