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京力/文
基金发行时的营销无度或潜规则——口头约定保本、“帮忙”资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让次新基金在这一轮反弹行情中准备不足,股票配置缩手缩脚,致使其他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
截至3月6日,去年10月初成立的鹏华盛世创新今年来的净值增长率为9.45%,紧随其后成立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净值增长率为9.63%,在6个月建仓完毕之时净值依然排在了偏股型基金的200名之外,远远落后于17%的上证指数的涨幅。
是选股、选时的不足导致了次新基金表现不佳吗?且慢匆忙下此定论!与前两者相比,稍后成立的华夏策略精选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为16.57%。不同的是,前两者为股票型基金,后者为配置型基金。
究其原因,是一些次新基金还在为去年公开招募时的营销策略买单。在去年市场低迷时发行的基金,为了实现最低募集规模超过2亿元的成立门槛,一些基金请来机构大资金“帮忙”或者加大促销力度,但这些资金在申购时的口头约定保本或基金成立后的大量赎回,让次新基金在建仓时受到制约,致使其起步就处于落后状态。
这可以从次新基金成立前后的规模变化看出端倪。
由王亚伟执掌的华夏策略精选,仅用一天时间就募集了15.83亿元,在去年四季度没有打开申购与赎回,不存在赎回压力。而鹏华盛世创新和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却提前“开闸”。去年10月23日成立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在11月22日则打开申购和赎回的大门;而鹏华盛世创新基金则在10月11日宣布成立后,在11月5日开始接受申购、赎回及定投业务。
这导致两只基金遭遇巨额赎回。去年四季报显示,鹏华盛世创新由成立时的11.45亿份缩水至2.85亿份,而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则从成立时的2.73亿份降至1.26亿份。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处于相对低位的情况下,如果是一般的基金投资者,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赎回基金的可能性不大,两只基金份额的大幅下降,不排除是“帮忙”大资金的赎回。
此前,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上。当渠道在销售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债券市场基金时,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基金公司渠道会寻找机构的大资金来帮忙,而对于这种低风险的产品,机构大资金也乐意助力。
不过,去年以来股票型基金销售的低迷,一些基金公司为了实现基金成立最低2亿的门槛,也采取找机构大资金“帮忙”或者其他营销手段来充规模,“找机构大资金一般有保本的口头协议”。
以鹏华盛世创新基金为例,据悉,该基金在营销时,除了基金营销费用归渠道之外,对新开户的客户,还推出罕见的50元开户/人次的奖励,这种营销激励自然让短期的套利资金感兴趣。
不过,这却导致基金经理建仓计划受到大资金追求安全的约束。即便是市场出现不错的机会,出于保本和面对大额赎回的考虑,基金经理也不敢大举建仓。“由于在申购时有时会存在口头承诺保本,所以在成立初期所有的资金都配置到债券品种上,待大资金赎回之后才逐步建仓,这让基金错失了这一轮反弹的机会。”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
这种情况在华夏策略精选、鹏华盛世创新和景顺长城公司治理上体现比较明显,截至去年四季度末,3只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为26.15%、19.96%和11%,这自然影响了基金净值的增长,涉嫌损害了其他持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