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缘何高谈最坏时刻已过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 05: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就在近期还有为数不少的投资人士讨论市场会不会再创新低之际,基金经理们却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宣言:“市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这样频频见诸报端的发言确实对市场信心有强烈提振。

  然而,基金作出上述论调的动机却受到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因为近期正处于新基金发行的高峰期,这些投资者认为,他们有可能是为了新基金发行而高调唱多,以吸引投资者。对于这样的质疑,基金业人士表示,不排除部分基金公司有这样的动机,但客观上讲,像上证综指1664点那种最坏的时候确实已经过去。

  “市场或难回冰点”

  这些人士所说的“最坏的时候”,指的是去年10月底上证综指创下1664点新低的时期。在基金看来,市场应该已无再回那个点位的可能。

  “当时的经济基本面已经非常差了,而且是突然陷入冰点。”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组数据,即当时全国的钢铁月产量突然只有3000万吨了,而往常一般都会有450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产量突然下降了三分之一,用电量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在外围市场的冲击下,投资者的信心也空前涣散。”多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如果当时政府不强力出手的话,上证综指跌破1000点也并非没有可能。这种最坏的时刻显然已经过去,因为自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信贷、PMI和发电量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均已开始陆续好转,整体经济有可能已在慢慢复苏。

  “在中国,不考虑其他因素,内需方面可为之处依然甚多。”多家基金公司在近期出台的策略报告中这样写道,这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国内的投资建设需求。他们乐观地断言今年中国机械制造的生产方向将更多地由出口转向国内需求。在这种大转向中,他们判断2009年经济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在继续轻度衰退与轻度复苏之间反复挣扎,像去年那种经济突然出现冰点的情况或难以再现。

  基金辩解不是有意托市

  不过,近期多只股票方向基金获批发行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基金这样相对乐观的观点确实让我们怀疑。”多位投资者表示。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却提出了这样的辩护词,即目前基金的股票仓位很能说明其对市场投资价值的判断。多种迹象显示,目前股票方向基金的仓位普遍不低,如在本周二(24日),上证综指出现4.56%的大跌,沪深300大跌4.51%,而股票型基金则平均下跌了3.27%,若以基金60%的最低股票仓位计算,这些股票型基金理应只下跌2.7%左右,可见这些基金的仓位并不低。基金业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对市场目前的点位还是基本认可的。

  另一方面,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冰点真的已过去,并不意味着市场温度会迅速回升,也不意味着市场就一定会像前期那样继续大涨。基金经理们认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经济只是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比如钢铁慢慢恢复到4000万吨的月产量,去库存化过程较为顺利,部分商品价格有小幅反弹,但这种经济缓慢的复苏早已体现在市场从1664点至2400点这波近50%的反弹中。目前这轮行情主要还是靠流动性支撑,概念的炒作超出了基本面的支持,一旦流动性跟不上,上涨将难以为继。接下来,想继续依靠前期起主要作用的市场情绪与资金来推动市场往上走应该比较困难。

  博时裕富基金经理张晓军则表示,截至上周末,全市场PB约2.7倍,沪深300约2.6倍,对比2003年-2006年时段,全市场PB估值为2.4倍,标准差为0.5,向上一个标准差的PB为2.9倍。目前的估值已经接近这一位置,在2009年上市公司利润预期增长或为负的情况下,这一估值已不是那么便宜,所以投资上要多一份谨慎。

  看来,虽然基金人士用以支撑“最坏时刻已过去”的论据不无道理,但其看法本身也并不缺少谨慎,今后走势如何只有等待市场与基金净值的增长来证明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