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去年成立基金近九成取得正收益

  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

  本报讯 历史数据证明,在股指大跌后发行成立的基金规模普遍偏小,而业绩普遍良好,选择在弱市中入市进行基金投资赚钱的概率较大。这一历史规律在去年大熊市中发行成立的偏股基金身上再次得到应验。

  次新基金大放异彩

  据天相投资统计,截至上周五,去年成立的55只偏股基金中有多达47只单位净值在1元发售面值之上,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的比例高达85.45%。

  在获得正收益的基金中,有21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在10%以上,而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也达到11只。其中去年9月23日成立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单位净值已经达到1.2799元,短短5个月时间收益率接近28%。此外,新世纪成长、广发300、银华领先、嘉实精选、大成回报、易方达科汇、华宝大盘、华夏策略、信诚蓝筹和富国天鼎等收益率也超过20%。

  不过,在去年初成立的建信优势动力、浦银价值等8只偏股基金单位净值仍在1元以下。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些基金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A股跌幅太深,远远超过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另一方面,这些基金多数建仓速度较快,从而导致前期亏损过大。

  历史规律再获应验

  根据对近几年的新发偏股型基金募集规模与其后期投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当新发偏股型基金募集规模持续较低时,其后一年期业绩往往具有较好的表现;而当募集规模持续高涨时,其后一年期业绩的表现却不甚乐观。

  比如,在2005年一季度和2季度,新发偏股型基金的季度平均实际认购金额不足10亿元,在此期间成立的基金一年后的加权平均收益率高达58.52%,此时入场的投资者,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新发偏股型基金季度平均实际认购金额最高超过200亿元,比例配售情况频现,在此期间成立的基金1年后就出现负收益。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认为,基金投资应该遵循“金字塔原则”,在市场估值接近历史低位时增加偏股型基金的投资,而随着市场估值水平和股指的上升,应该逐渐减少对偏股基金的投资,并增加低风险产品的投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